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宾语前置 什么是宾语前置和宾语后置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3-29 16:41

一、什么是宾语前置和宾语后置

你问的宾语前置宾语后置是英语还是文言文啊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二、宾语前置分哪几种情况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三、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1、(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有否定副词:不、莫、弗、非、未、否、无(毋)有代词:我、余、吾、谁、例如: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时不我待。

2、(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词有:孰、安、焉、奚、胡、曷、何例如:沛公安在?问女何所思?

3、(3)有“是”或“之”作提宾标志的。例如:惟命是从。宋,何罪之有?

4、(4)+介词宾语前置:例如:何以战?吾谁与归?

四、宾语前置的三个标志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常见疑问代词专:谁、何、安、奚属、孰、胡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作为动词有的宾语,在否定句中前置)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以前的人没有欺骗我啊;代词余作为动词欺的宾语,在否定句中前置)

3、“是”“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以强调突出宾语

①何陋之有?/姜氏何厌之有?/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无乃尔是过与?/唯利是图、唯命是听(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五、宾语前置的例子有哪些

1、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常见疑问代词:谁、何、安、奚、孰、胡等)

2、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3、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作为动词有的宾语,在否定句中前置)

4、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以前的人没有欺骗我啊;代词余作为动词欺的宾语,在否定句中前置)

5、 3.“是”“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以强调突出宾语

6、①何陋之有?/姜氏何厌之有?/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7、②无乃尔是过与?/唯利是图、唯命是听(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8、希望能对你理解宾语前置有所帮助啦.

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1、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例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翻译:五十步的人笑话走了一百步的人,有什么呢?

4、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5、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6、翻译:夫晋,有哪些厌恶的地方?

7、四、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8、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9、翻译:问女子有什么好思念好回忆的呢?

10、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11、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韩生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韩生面向南坐。”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