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2-26 19:48:22

一、《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20字左右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故事。作者赞扬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二、只有一个地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从地球(美丽)、地球上人的活动(毁坏)、地球(渺小)、没有第二个可供人类居住的家园四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概况。

《只有一个地球》这本书副标题为《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是一本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该书是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B.Ward)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杜博斯(R.Dubos)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M.斯特朗(M.Strong)委托,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由40个国家提供的背景材料和58个国家和152名专家组成的通信顾问委员会协助下完成的。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个句子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法,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同苍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地球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三、19课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讲述了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同时呼吁人类要珍惜、保护地球。

文章首先介绍了地球的美丽和渺小,让人们对这个生命的摇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后,通过举例和数据,展示了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环境的脆弱,强调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接着,文章又从科学角度阐述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地球重要性的认识。最后,文章呼吁人类珍惜、保护地球,并列举了具体的行动措施。

整篇文章语言平实、通俗易懂,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让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分类、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的价值:

1、科学价值:文章通过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数据,向读者揭示了地球的有限资源和脆弱环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地球的真实状态。这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地球的科学事实,还引导人们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地球,培养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2、文化价值:文章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真实的案例,展现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和破坏,唤起人们对地球的关爱和保护。这种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3、教育价值:文章所传达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呼吁,对广大读者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它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这种教育价值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只有一个地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从那四个方面介绍地球的概况。

(1、2)段意:宇宙中看地球是美丽壮观而渺小的。

(3、4)段意: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5、6、7)段意: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8、9)段意: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不能再破坏地球的资源了!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五、只有一个地球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讲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3、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本文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不能再破坏地球的资源了。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中心思想是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全书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该书已经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于推动各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广泛影响。

《只有一个地球》对句子的理解:

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个句子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法,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②同苍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③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地球的不可再生性。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④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21世纪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21世纪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又让人信服。

⑤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

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六、《只有一个地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