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狐假虎威的寓意 狐假虎威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0-06 00:56:14

一、狐假虎威的寓意是什么

1、狐假虎威的寓意是: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不会有好的下场。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逞雄”一时,而本质却是非常虚弱的。反过来也启示人们: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相信,不能被表象所蒙蔽。更不能借助他人的威势欺压别人。

3、狐假虎威的意思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二、狐假虎威的寓意和启示

1、狐假虎威的寓意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相信,不能被表象所蒙蔽,更不能借助他人的威势欺压别人。

2、狐假虎威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原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3、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

4、《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书名不详,书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

5、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6、传统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书中不少篇章内容荒诞,缺乏历史依据,说是历史,其实更多是文学故事。有趣的是这部分作品反而语言以及逻辑相当精彩,有较强的文学性。而另一部分则文采稍逊,却依托历史事实,对研究战国历史有着较大的史料价值。

三、“狐假虎威”的寓意是什么

1、一、生活中比喻某些人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他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善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弄清真相,不然,就很容易被“狐假虎威”式的人物所蒙蔽。

2、二、狐假虎威的故事中的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不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寓意着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3、三、现实生活中也不免会遇到像老虎那样吃人的坏人,当遇到坏人时,我们也要像狐狸一样的机智,利用敌人的虚荣或好胜等心理来转移自身危险,然后借助外力获得安全才是聪明之举。

4、狐假虎威,拼音:hú jiǎ hǔ wēi

5、释义: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6、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7、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8、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狐虎之威

9、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10、例句:十七八个宋家人,大人孩子,都有点狐假虎威,现出一派扬眉吐气的神态。

四、狐假虎威的本意和寓意

1、狐假虎威,我国古代成语,出自《战国策》,含贬义,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3、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五、狐假虎威的寓意是什麽

狐假虎威意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借以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

1.【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示例】: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5.【语法】:谄上骄下,恃势凌人,仗势欺人,骥尾之蝇

6.【语法】:独擅胜场,独步天下

1、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2、社会提倡雷锋,是人性的光辉,但我们也坚决抵制狐假虎威。

3、他也没啥本事,只因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起来了。

4、老师让小红做了课代表,小红天天狐假虎威的吓唬人。

5、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马上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六、狐假虎威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狐假虎威的寓意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相信,不能被表象所蒙蔽,更不能借助他人的威势欺压别人。

2、狐假虎威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原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3、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

4、《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书名不详,书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

5、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6、传统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书中不少篇章内容荒诞,缺乏历史依据,说是历史,其实更多是文学故事。有趣的是这部分作品反而语言以及逻辑相当精彩,有较强的文学性。而另一部分则文采稍逊,却依托历史事实,对研究战国历史有着较大的史料价值。

7、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的寓意和狐假虎威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