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2-25 14:12:23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1、要写清楚一件事情,一般要写到六个方面,有人称之为“六要素”,这六要素就是时间(什么时间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发生的)、人物(谁是参与者)、原因(为什么会发生)、事件(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也称为“五个W”和“一个H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如何)。这也是新闻写作经常说到的“六要素”。

2、那么,“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这件事情的记述有哪六要素呢?根据上面所说的写作六要素来看,应该是:

3、人物:瑞典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成员、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

4、原因: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法国诗人普吕多姆以其诗作因其“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结晶的实证”而获奖;

5、事件:举行盛大、隆重的颁奖仪式,为首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普吕多姆颁奖;

6、结果:由于普吕多姆身体状况不好,没能亲自到现场领奖,而是由在场的法国公使代为领奖,并以瑞典文学院的名义将此奖金转达给普吕多姆。

7、为了让读者对诺贝尔文学奖有更多的了解,下面介绍相关情况。

8、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中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在遗嘱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应该“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奖,奖金约100万美元。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此后,除1914年、1918年、1940—1943年因战争没有颁奖外,每年颁发一次。

9、 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因为他的诗作《孤独与深思》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苏利—普吕多姆于1839年3月16日生于法国巴黎。1859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工学士学位。毕业后即在克罗州一家工厂办事处任民用工程师。1860年返回巴黎,攻读法律,不久出任法律公证人办公室的律师。1864年将兴趣转向文学创作。1881年当选为法兰西国家研究院院士,并成为当时第一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1907年9月7日逝世于巴黎。他是自从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之后第一个获得这项世界性荣誉的诗人。

10、 1901年12月,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C·D·阿夫·维尔森宣读了颁奖词,全文如下:

11、当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决定捐赠大笔遗产设立诺贝尔奖金时,曾引起举世关注。由于他毕生从事科学研究,这就使他尤其偏爱对大自然的研究,也使他决心对那些在某些相关科学领域有所新发现的人进行奖赏;同时,他那种四海一家的胸怀更使他立志要倡导国际和平,他主张世界各民族之间都应情同手足。在他的遗嘱中也包括了文学奖项目,虽然在顺序上将它排列在各类科学奖之后,但在心目中他对此却是最为关切的。

12、诺贝尔先生把文学也作为他关心和奖励的对象之一,从事文学的所有人理应对此表示感谢。最高级的、也许是最精美的文明花朵是盛开在现实稳固的大地之上的,因而这项文学奖被列在末位,也应该说是合乎情理的。

13、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获奖者在得到这一当代荣誉的花环时,他的报偿远远胜过旧时代那种黄金桂冠所代表的物质价值。

14、诺贝尔文学奖就其本身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所谓的“文学”,原是个含意极为广泛的术语,诺贝尔基金会的法则明确规定,被提名评选的作品不仅要属于纯粹的文学,而且作品在形式和表现方面也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一规定固然扩大了评选的范围,但评选的难度却也相应地增加了。倘若在候选人的水平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抒情诗、史诗或诗剧之间究竟哪个该获奖就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种麻烦比在一个杰出的历史学家、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一个天才的诗人之间作出抉择还要大,而且大得无法估量。幸好这项文学奖每年颁发一次,一位优秀的作家如果不得已让位给另一位业绩斐然的作家,但只要他确实够格,来年仍有希望获奖。

15、这次被推荐到瑞典文学院来参加文学奖角逐的优秀作家为数不少,我们对他们一一作了严密的审核;这些候选人在世界范围内皆有不同程度的声誉,在世界文坛上所占的地位也旗鼓相当。我们全面考虑了各种观点,几经斟酌才确定了这次优先得奖的人选:法兰西学院的诗人、哲学家苏利—普吕多姆有幸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获得者。

16、苏利—普吕多姆出生于1839年3月16日,早在1865年,他的非凡的诗才便在第一部作品集《节日与诗》中初露锋芒,接着他又推出许多其他诗集,还有一些关于哲学和美学方面的论著。如果说许多诗人的想像力是外视的,即反映生活和我们周围的世界,那么苏利—普吕多姆的特点却是在纤细敏感中显示出内省的实质,他的诗很少涉及意象和外在的情况,即便个别诗中有这类描写,其作用也只不过作为反映诗人沉思的一面镜子。心灵深处对爱的渴求、无法驱散的疑虑和伤感,成为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些作品形式完美、措词严谨,并富有一种精雕细琢的美感。他的诗色调丰赡华丽,对音韵旋律不十分注重,但在他所创造的形式中,却使感情与意念的表达更能伸缩自如。他的整个心灵在这些诗中展露无遗,他娓娓而叙,柔顺而不流于伤感,那种高贵、深邃的沉思和无法抑制的哀怨深深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忧郁的气息使人人为之感染。

17、优雅精致的辞藻,完美无瑕的表现艺术,苏利—普吕多姆正是通过他的诗作中所具有的这种特殊魅力使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大诗人,他的一些不朽之作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瑰宝。他那些玲珑剔透的抒情诗篇充满了感情和冥思,呈现出一种高贵和尊严,更难能可贵的是那种丰富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精致的文体完美地融为一体,使之独具魅力。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对这些诗的兴趣远远地超过他的那些教诲诗和玄理诗。

18、在最后下结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强调指出苏利—普吕多姆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他时常在自己的诗作中充分地显示出善于质疑和思考的心灵;他能从道德的范畴、良知的呼唤以及高尚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中发现人类超乎自然的命运。除此之外,在过去的年代里他没有发现其他什么,在未来的岁月中他似乎也不再知道别的什么。苏利—普吕多姆的创作思想体现了诺贝尔先生在文学中所期望的那种理想主义倾向,就这点来看,他比大部分作家更高一筹,文学院的评委们也确信他正是实践了诺贝尔先生的心愿,因此在第一次颁奖之际,我们特别从众多的名家之中推举出苏利—普吕多姆为本届文学奖的获得者。

19、普吕多姆已欣然同意接受这份荣誉,遗憾的是由于健康原因使他未能参加今天的颁奖仪式,我们特此恭请在场的法国公使代为领奖,并以瑞典文学院的名义将此奖金转达给他。

二、记叙文三要素和六要素

记叙文三要素为环境,人物,主要内容。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要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要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引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有些同学做阅读题时,全凭自己的感觉答题,其实,答阅读题也是有技巧可寻的。以下是针对《考试说明》,提出的几种答题技巧: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具体作法是:把所问问题中的关键词句还原到原文中去,再靠船下篙,一般来说,答案就在该关键词句的上下面。

例如:2新集中学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作者所说的“常想一二”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在原文第10段紧靠着问题中关键词“常想一二就是”后面的句子就是本题的答案。

阅读题中时常会问到:一句(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做此类题:

第一步:我们首先看这个句子(段落)是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如果是在开头,则有以下几种可能: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是在中间,则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如果是在结尾,则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第二步:答题格式可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省略号内容再具体到上一步去相对应)

例如:《陕西省课改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第13题:“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涉及到‘我’帮助程海修改作文一事,从全文结构来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注意,本题只问到结构)答案是:修改作文一事既是文章的缘起,又对交换饭卡起了铺垫和衬托作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在说明文当中经常出此类问题,即问“一个副词(全部、部分、都、大概、可能、据说……)能否删去?”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三步:①不能;②解释该副词在本文当中的含义;③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化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准确性、严密性)。

例如:《山西省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第13题:“文中加线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

答案:不能,“据说”说明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所引资料是听来的,去掉则变成肯定,与事实不符,也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莫过于“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

其实这类题目也不一定的答题技巧:

我们可以首先分析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再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哪个是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义。

例如:《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中第12题“第(11)段中“期待和自豪的泡沫怎样理解?”(3分)

首先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其次,分析其表意为:所有的期待和自豪都像泡沫一样;最后分析其中的关键词为“期待”和“自豪”、“泡沫”,结合语境,答案为:①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

②为自己有这么多的子孙而自豪;③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

《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复习指南考试说明》中指出考察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概括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做这样的题,我们最好进入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中去,这就好比让你去主演一部电影,只有你感情投入,用心体会,把握文章的角度才会更准确一些。例如:《河北省年课程改革实验区毕业考试》中第22题:“西尔维娅对年轻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第23题:“西尔维娅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答这样的题,用此法再合适不过,如果我们以小女孩的身份进入到文章中去,不难发现,小女孩“我”刚见到年轻人时感到很害怕;和年轻人相识后心里产生了爱慕之情;年轻人离去后,西尔维娅时时思念他;我们也不难发现,西尔维娅是一个天真、有主见、热爱大自然的小女孩。

(1)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是在指代词的前面找,找到之后,再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2)某句(某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及有何作用?

找出方法并不难,关键是后一问,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模式:准确(生动、形象、科学……)地说明(论证)了本句(本段)的说明中心(中心论点、分论点);

(3)评价赏析一句话,先评写作特点、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概括文段事例,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当然,现代文阅读,内容包罗万象,题型层出不穷,形式千变万化,但我们答题时只要注意:(1)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后作答,不能望文生义,轻易作答;(2)熟记各种文体的阅读知识,避免知识错误;(3)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的解题技巧。

把握以上几点,相信,我们都会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针对一节中的主题句应在这一节中找议论、抒情的语句,特别是结尾处最重要。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11.写作手法及作用?(包含修辞)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1.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2.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