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简介 关于唐代诗人崔颢的简介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1-27 15:47:43
一、唐代诗人崔颢简介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2、崔颢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从他最为人称道的《黄鹤楼》就可一见。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唐朝为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曾登上黄鹤楼题诗之时,发现了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连忙停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8、《黄鹤楼》一诗还被提为七律之首,但是崔颢作为此诗的作者,却没有像李白那样被人推崇崔浩简介,也没有如刘禹锡那样有“诗豪”的美名,其中有什么隐情?崔颢为什么被冠以有文无行的浪子之名?
9、原来崔颢的年少之作多是女子闺情、流于淫艳之类的诗作,难免被冠上浪荡子的名头。崔颢虽有着卓越的才智,却没有士大夫的操行,喜欢饮酒赌博。
10、客游京城的时候,还喜欢挑选貌美的姑娘作为自己的妻子。但是新鲜感一消失,这些貌美的女子就会被崔颢给抛弃。
11、这样恶劣的行迹不是能用“风流”二字掩盖的,难怪崔颢不被士大夫们给接受,没有人帮衬着,所以崔颢只能官至太仆寺丞也情有可原。
12、其实也有大臣对崔颢表示出亲近之意,就是北海太守李邕。李邕欣赏崔颢的诗文崔浩简介,邀请崔颢到家中作客,崔颢为了表示自己的欢喜,特意为李邕献诗一首:
13、“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14、此诗名为《王家***》,诗是好诗,“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两句生动地反映出女子嫁入豪门之后整日苦闷、无所事事的状态,连梳妆打扮都懒得了,寓意深刻。
15、但是,这首诗作为献给主人的礼物来说,就显得非常的不恰当。首先李邕是个男子,骨子里刻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当然接受不了堂而皇之地谈论闺中妇人之事。
16、所以崔颢此举不仅没有讨好李邕,反而惹怒了李邕,怒斥道:“小儿无礼!”,就把崔颢给赶出去。
17、从这些可以看出,崔颢年少之时被称为“有文无行”之名似乎有点理所当然,但是把崔颢的这种不良印象固化下来成为崔颢的刻板印象,对崔颢来说是不公平的。
18、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人当然也会有变化,崔颢也不例外。讲真,崔颢的那首《王家***》除过场合不对,其实跟“淫艳”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还是遭到李邕的训斥,不外乎是对崔颢的刻板印象在作祟。
19、崔颢处处碰壁之后就离开了长安,浪迹江湖。此后二十余年,崔颢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连东北他都去感受了一番。
20、这二十年的游历生活使得崔颢诗风大概,不再是闺阁之情,不再是淫艳之作,他在边塞所出诗作,诗风雄浑奔放,压抑不住戍边将士报效国家的豪情。
21、《黄鹤楼》一诗也是崔颢在游历时所作,你还能说这是一个有文无行的浪子所作的吗?
22、浪子已是过去式,不过崔颢还是很难改变当时人们对他的不良印象,历史遗留是个大问题,使得他的名声没有那么显。
二、崔颢生平简介
1.崔颢,唐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大约生于武后长安(西元七○一~七○四年)年间,卒于玄宗天宝十三载(西元七五四年)。
2.年轻时代的崔颢喜欢赌博、喝酒,贪求美色。娶妻唯择美貌女子,不久又离异,前后娶过四、五个妻子。他在这个时期写的诗,只是一些艳体诗,如卢姬篇、王家***等作,立意浮艳,不脱「上官体」余习。其中王家***一诗,颇为大家所知。这首诗之所以著名,大概和崔颢遭受李邕的深责有关。此诗是一首描写闺阁生活的五言律诗: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此诗是一位华贵***的自述:她深爱在外为官的丈夫,满意目前整日歌舞嬉游的生活。纵观全诗,我们看到的仅是她浮艳的闺情、娇憨的神态。因此,全诗的思想内容是十分单薄的。据说,当时的大书法家李邕听到崔颢的诗名,曾邀请他去。崔颢登门献上这首王家***,首句为「十五嫁王昌」,李邕呵斥说:「小儿无礼」,不予接待。显然,李邕把这首诗是当作色情之作对待的。不然,何故如此!其实,这首诗固然格调不高,但它言情并未流于色情,语俗而不涉于淫秽。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西元七二三年),崔颢考取进士,授司勋员外郎。天宝中任尚书司勋员外郎。据唐芮挺章国秀集目录,说他还曾任过太仆寺丞。其余事迹不详。
崔颢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他「年少为诗,属意浮艳,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这是说崔颢晚期的诗作中,有不少边塞诗写得气势磅礴,充满御敌安边的爱国热情,读之令人精神一振。如送单于裴都护诗: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水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裴都护即裴伷先,开元十八年(西元七三○年)秋天,奉命离开京城赴边关时,崔颢写了这首诗赠他。这首诗和王家***的风格迥异,一洗香软绮丽之态。眼望飞逸的战马,遥思金秋的边城,对这次战争充满必胜的信心,诗人的爱国热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1.崔颢另外还有一些写宫怨主题的诗,反映了宫女们「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的悲惨命运。又如七夕: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这首诗描写长信宫孤居的寂寞,还不如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感情细致而含蓄,作者对宫女们悲凉的身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2.崔颢的五言小诗,深受民间歌谣的影响。如他的长干行第一、二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其一)(其二)
这两首诗用生动的口语,活泼的民歌对话形式,写出了旅途中男女之间友好互问的纯朴感情。这代表了诗人的另一种风格。然而使崔颢享名诗史的,是他的黄鹤楼诗。对这首诗,历来的评论很多,宋代的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清代的沈德潜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集)都是激赏之言。
在唐代,黄鹤楼这首诗就已经很受瞩目。享有盛名的李白来到黄鹤楼,诗兴沛然,想举笔题诗时,看到崔颢的黄鹤楼诗书之于壁,读来十分钦佩,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敛笔而去。后来李白漫游金陵,为和崔诗一较高下,作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此诗足可以和崔颢的黄鹤楼诗相媲美,方回说得好:两首诗的「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瀛奎律髓)。
三、关于唐代诗人崔颢的简介
1、崔颢(hào),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约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擅于写诗,唐代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崔颢(公元704?- 754年),汴州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艹捕)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2、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关于崔颢简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