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间2021几点几分 2021年冬至时间几点几分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16 08:17:17
一、2021年冬至具体时间是几点几分
1、阳历时刻:2021年12月21日,23:59:09
2、阴历日期:冬月(大)十八,星期二
3、开始时刻:2021年12月21日,23:59
4、2022年12月22日05:48:012023年12月22日11:27:092024年12月21日17:20:202025年12月21日23:02:482026年12月22日04:49:552027年12月22日10:41:502028年12月21日16:19:192029年12月21日22:13:452030年12月22日04:09:13
5、冬至这一天,太阳黄经为270°,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
6、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7、馄饨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8、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9、红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10、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11、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2、冬令进补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专家认为,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正如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二、2021年冬至时间几点几分 今年什么时候冬至几点几分2021
1、2021年冬至时间是:12月21日,18:02:12,冬月十八,星期二。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同时,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2、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在《清嘉录》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3、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起源于上古时期。在这一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因此,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
4、由于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因此,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
5、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未来几年的冬至时间,以下是2021年至2037年的冬至时间表:
6、2022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5:48:01,农历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7、2023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1:27:09,农历2023年十一月(小)初十
8、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7:20:20,农历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9、2037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1:07:11,农历2037年十一月(小)十五
三、2021年冬至时间几点几分
1、时间几点几分今年什么时候冬至几点几分2021
2、2021年冬至时间是:12月21日,18:02:12,冬月十八,星期二。
3、2021年冬至开始时刻:2021年12月21日18:02
4、2021年冬至结束时刻:2022年1月5日11:23
5、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6、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是上古时期根据天象物候确定阳气渐渐开始回升而定出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7、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
8、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节届即一阳生,新岁实始。《载敬堂集》记载:“夏尽
9、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10、2021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59:09,农历2021年十一月(大)十八
11、2022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5:48:01,农历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12、2023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1:27:09,农历2023年十一月(小)初十
13、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7:20:20,农历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14、2025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02:48,农历2025年十一月(大)初二
15、2026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4:49:55,农历2026年十一月(大)十四
16、2027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0:41:50,农历2027年十一月(大)廿五
17、2028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6:19:19,农历2028年十一月(大)初六
18、2029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2:13:45,农历2029年十一月(大)十七
19、2030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4:09:13,农历2030年十一月(大)廿八
20、2031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9:55:07,农历2031年十一月(大)初九
21、2032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5:55:29,农历2032年十一月(小)十九
22、2033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1:45:32,农历2033年十一月(小)初一
23、2034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3:33:30,农历2034年十一月(小)十二
24、2035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9:30:21,农历2035年十一月(小)廿三
25、2036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5:12:20,农历2036年十一月(大)初五
26、2037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1:07:11,农历2037年十一月(小)十五
四、2021年的冬至具体是几点几分几秒
1、根据《中国天文年历》21年冬至具体时间是2021年12月21日23时59分9秒。从冬至这天开始,中国开始进入了“数九寒天”。
2、冬至是中国的24个节气之一,是第22个节气。通常在公历12月21到23日中间的某个时间。在这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倾斜最大,是北半球(我国在北半球)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与之对应的是夏至,太阳会折射北回归线,是我国白天最长的一天。我国有一句谚语叫“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3、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南北距离较远,风俗上面也有很多的不一样,在南方很多地区在冬至有祭祖的习俗,有的地方又喝酒酿,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在传统意义上是寓意“团圆”,“圆满”。很早之前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在古时候冬至是比较重要的节日,只不过现代过节气息渐渐变淡,很多传统习惯都没有继续下去,失去了过节的氛围。
4、与南方不一样的是,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在冬至日这天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的原因是北方地区天气严寒,吃饺子有“消寒”的意思,北方有谚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也是这个说法。
5、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古时候,天文学家订立的用来指导农民耕织时间的一种补充历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经验的经验和智慧。每个节气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也有非常实用的用意,古代劳动人民很多都是根据这些节气来知道春耕秋收,形成自己的一种耕织经验,直到现代社会,节气都具有指导意义。
6、21年的冬至已经过去了,再过两个节气就要过春节了,希望2022年的春节大家能够团圆过春节。
关于冬至时间2021几点几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