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0分作文被北大录取 高考零分作文《为什么不》,作者已被北大破格录取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1-11 21:26:11
一、高考零分作文《为什么不》,作者已被北大破格录取
高考零分作文《为什么不》,作者陈巨飞去年已被北大破格录取!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我骑着自行车,蹭了一宝马,对方下车后,给我一耳光,叫我赔偿一万块,否则皮扒光。我问,为什么会这样?李启铭,校园当成赛车场,两名女生被撞死,他口出狂言太嚣张。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他爸是李刚,官拜副局长;我爸是黎民,家住陈大庄。
我,19岁,对着语文卷,死着脑细胞,汗流浃背在考场。我问,为什么会这样?郭美美,19岁,开着天价车,拎着名牌包,搔首弄姿傲群芳。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她干爹是红会会长,我亲爹在打扫操场!
中国小姐相貌平平,实在无法欣赏。我问,为什么会这样?韩国小姐赏心悦目,堪称国色天香。我问,中国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韩国整容技术过硬,中国评委水平够呛!
小日本,觊觎我天朝钓鱼岛,欺人太甚很猖狂;我天朝,和为贵,大肚能容对友邦。我问,为什么会这样?菲律宾,枪杀我台湾老百姓,态度恶劣不赔偿;我台湾,严制裁,吓得菲方尿裤裆。我问,天朝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台湾地小物稀,不能退让;天朝精锐部队,城管没上!
我吃着转基因,喝着假豆浆。我问,为什么会这样?他吃着特供粮,喝着王八汤。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他是高富帅,家有十套房;我是穷***丝。
陈巨飞,七尺大汉写作强,勤写苦练,一投书稿两茫茫。我问,为什么会这样?郭敬明,三寸洋钉抄袭王,扭捏作态,拥有粉丝千万筐。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我不识时务,文字太阳刚;他紧随潮流,成了娘娘腔。
我想出名,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至今仍是草莽。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干露露者,挤尽乳汁,惹人遐想,贱名传遍四方。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我就算***也没人看,她就算没人看也***!
题目虽坑爹,文采亦飞扬,阅卷老师大笔挥,零分被打上,我表示很受伤。
老师大怒曰,文采有毛用,关键是思想,一是要和谐,二是不乱讲,你说,你为什么不能这样?
尼玛,零分无所谓,老子就是狂,大学考不上,我就当流氓!
ve a go”. They are prepared to take risks, to try things out and see how it works. 3.A willingness to ask questions: the urge to find out why or how is part of a successful learner's equipment. 4.A willingness to think about how to learn: good learners bring or invent their own study skills when they e to a lesson. They think about the best way to take notes, to work with others, the best method of drafting and re-drafting a piece of work. 5.A willingness to accept feedback: good learners are keen to get feedback from the instructor and act
树叶在空中摇摆,由风负责;花朵在绿茵中绽放,由阳光负责;鸟儿展翅高飞,由天空负责;鱼儿自由自在,由水负责;看世间万物,似乎都有各自的主载,我不禁疑问:漫漫人生路,我的命运由谁决定呢?有人告诉我,是基督耶稣。
但是,一个更响亮的声音在耳畔荡起:自己才是命运的主载,要对自己负责!是啊!生命就像在大海中航行,有风平浪静也有狂风骤雨,但命运之舵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对自己负责,再大的浪也掀不翻生命的航船!我不必看破红尘,也无须随波逐流,我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一展鸿鹄之志,对自己负责!...
我已经不记得蝴蝶长什么样子了,自从身边的花花草草越来越少、钢筋水泥越来越多,自从空气越来越臭、水越来越黑……蝴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为物种的消失而痛心,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蝴蝶都躲进山洞了。
是高考救我出泥潭,我永难忘却。
我不知道是探险家在装逼呢,还是出题老师在装。
人类肆意破坏了整个地球,却强拉几只不会说话的蝴蝶来证明自己爱护环境。
你看你看,我们发现洞里有蝴蝶就退出山洞了,多么伟大、多么圣洁。
我要是蝴蝶,我一定不会放过你们,我躲进亿万年没人到达的山洞,还是躲不开你们,我一定要改改我的食谱,先咬你们几口再说。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羡慕起蝴蝶来:它们的翅膀不大,飞不高飞不远,却可以飞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躲起来。
可是我每天呼吸着有毒的空气、喝着致命的牛奶、吃着农药超标的大米,我却无处可躲。
关键是,环保局每天说环境是合格的,尽管他明知落水的人还没溺死就先毒死了。
统计局还替我说我对生活非常满意——貌似只有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可选,就这点可怜的选择权也没有给我。
小蝴蝶们很不容易,因为我知道蝴蝶年轻的时候是毛毛虫,它们要吃叶子长大。
漆黑的山洞里有没有叶子和花粉,这个只有环保局和统计局知道,据我所知是没有的。
蝴蝶们终究放弃了对鲜花的热爱,就为了寻找一片净土,而今年的高考作文恰恰说明蝴蝶白白做出了牺牲。
而人类最引以为豪的“壮举”就是去登山钻洞,美其名曰征服自然,以证明自己是地球的主宰。
那些没办法上天入地的,就选择在寝室里杀害同学,同样证明了他的牛逼。
探险家们大概也被当局忽悠瘸了,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环境破坏得还不够,其实我们随时随地抬头看看天就知道我们的环境是什么样子。
你们要真的珍惜环境,就给我好好呆在家里,别去那些属于动植物的家园。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人类至少还有一个地方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那就是。
不管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安全生产事故,或者交通意外事故,常州宣传部那帮无知的猪头就开始“净化网络”,要求不得发表。
之于为什么交通事故不可以发表,他们自己也不懂,只好装懂。
于是“只发通稿”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法律不是挡箭牌,只发通稿才是。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成了人类社会最干净的场所。
我终于不需要去羡慕蝴蝶了,因为蝴蝶穷极一生去寻找净土依然不可得,而我却在常州宣传部帮我营造的净土里自由呼吸。
我谢天谢地,阿门!蝴蝶们躲到了更深的洞穴,我则换个马甲躲进更深的!
那天晚上,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你已经不小了,该一个人睡了。
今天晚上独自睡小房间好吗?”我虽不情愿,但母命难违,也只好答应了。
那天晚上,我硬是拖到九点多钟才上床。
虽然我对着妈妈逞强,说我不怕,一个人睡有什么好怕的。
但在妈妈关门离去的一刹那,我还是食言了。
活了八年,要一个人面对黑洞洞的房间,这毕竟还是第一次。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以前看过的,差不多都快忘了的鬼故事却又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更加害怕了。
可偏偏在这时候,又响起了一股怪声,时响时轻。
我再也忍受不住了,打开了放在床头柜的台灯,整个屋子顿时明亮起来。
“噢,原来是风吹动了窗帘,才发出这声音的。
可当我睡下时,门外又出现了不明白影,飘来飘去。
我那想象力现在出奇的好,又忍不住联想到飘来飘去的女鬼那去了。
好不容易累了,没力气联想了,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却又被妈妈叫起,原来起床的时间到了。
我去镜子前一照,黑眼圈都出来了,像个不折不扣的大熊猫。
惨啊!我今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惨痛的经历。
(夸张了,呵呵~~失眠啊痛苦啊!)
高中政治课本中讲得很清楚:继承是创新的基础。
不论现在的新概念作文新到哪去,扎实丰厚的语言基础是前提。
有好的想法和创意并不一定可以写出好作文。
在有灵感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让文字能真正表达你的感情。
当代的所谓青年作家,只是用文字来混口饭吃,无病***。
有几个是深入生活写出人民的真情实感?看那些没用的东西,只能毁了你。
高考是想要应试作文,多次点题,围绕中心,陈述观点,是抱住基本作文分的前提,更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多读些名著,拜读历经时间考验的好书,当你明白了什么是精华,自然会远离糟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考零分作文《为什么不》,作者已被北大破格录取
二、高考0分作文《为什么不》作者被北大破格录取
1、对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但是,萧伯纳却能另辟蹊径,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2、萧伯纳是英国作家。作家可以虚构、编写从未发生的故事,然后用“为什么不能这样?”问自己,有利于使自己的故事更符合生活逻辑。
3、仔细想来,萧伯纳的话适用于很多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画家创作的,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想象;音乐家创作的,也都是从未有过的乐曲;科学家需要大胆的想象,才有可能发明、创造。
4、最初的科学家一定曾经在想,既然鸟可以飞上天空,那么人也应该能飞上天空;那么,人“为什么不能这样?”这就明白了:人没有翅膀。到了今天,人类已经可以飞向月球、太空。一切皆有可能,包括从未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这句话可以促使人们去思索,并完善自己思索。
5、世界不可能永远只是,先有太阳、月亮,然后是人类的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太阳、月亮总是东升西落。人类需要创造,我们不能等有了电灯、有了汽车、有了电脑,然后才去想它们“为什么会这样”。人类必须去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6、但是,可悲的是,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总在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的这种创新思维,很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在引导人们胡思乱想。人类历史上,也确有人将具有如此思想的人看作是疯子、精神病患者,更有人将他们看作是造反者、叛乱者。人类历史上曾有无数的科学家、改革者因此被杀害。屈原、布鲁诺就都曾经被骂为疯子。古今中外,被杀害的改革者更是数之不尽。
7、人类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必然会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发明、创造。
8、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这种习惯,似乎从来如此。但是,“从来如此,便对么?”
三、高考总分0分的人上北大
1、绝对不存在高考0分上了北大的情况,只存在个别学科考零分,上北大。
2、一提到北大的破格招生,人们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罗家伦、朱自清这些名字,他们无一不是怪才、偏才,却被北大大胆录用——
3、作文题:试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4、这是1922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的全部国文试题,和现在高考语文整整4页的试题相比,其题量和难度都令人惊奇。当年,北大从约3万名考生中录取了1000人,如今,随着高校扩招,虽然已不太适合用“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的激烈,但北大每年在各省几十万人中取几十人的录取比例,仍让人瞠目。
5、最近,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北大又一次“敢为天下先”地打破高考常规:第30任校长周其凤在入职一年后宣布,北大将从2010年起在招生中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对于通过校长实名推荐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不需参加笔试,直接进行严格的面试,面试通过者即可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
6、然而,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早有不满的国人,对北大的这次尝试,却并未表现得欢欣鼓舞,质疑和反对倒成了几乎压倒性的态度。人们将怀疑的目光投射到首批90个被推荐学生身上——北大要破格录取的是“创造性人才”,还是“关系学生”?
7、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大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革新。
8、这一年夏天,北大在上海招生,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参加了考试的阅卷工作。在招生会议上,只是一个普通教授的他激动地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名有才华的考生。”可当委员们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单时,却发现他的数学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并不出众。
9、这样一名考生,若放在今日,就连一所普通大学都很难考上。但在当时,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元培却明确表态,支持胡适的意见。在蔡、胡二人的执意要求下,这名除了会写作文几乎毫无特长的考生,最终被北大外国文学专业录取了。他,就是罗家伦。
10、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罗家伦与同学傅斯年、徐彦之一起创办了新潮社,并出版《新潮》月刊。同年,他被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罗家伦亲笔起草了印刷传单中的白话宣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被沿用至今。
11、1920年,罗家伦从北京大学毕业。当时,上海纺织业巨子穆藕初资助了5个留美奖学金名额,罗家伦是获奖人之一。同年,罗家伦赴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和哲学,1921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并于1926年回国参加北伐。
12、从北大毕业8年后,罗家伦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命为国立清华大学的校长。他的革命思想,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3、同样也是数学考零分,却得以破格跨进北大校门的,还有合肥才女、“张家四姐妹”中的老四张充和。
14、张充和3岁前就学会了背唐诗,七八岁开始学做对子、写诗。
15、1933年9月,19岁的张充和来到北平,参加姐姐兆和的婚礼。也是在这个时候,第二年夏天将举行大学入学考试的消息传了出来。亲人和朋友都劝充和参加,她自己也觉得不妨一试。当时的大学入学考试,主要包括四个领域——国文、历史、数学和英语。对于前两门,张充和信心十足,因为自幼基础打得牢。加上她曾在父亲的学校中学过一年英语,又在上海中学里学了一年,所以觉得英语也并不难掌握,但充和之前从未接触过数学,她看不出学证明题和代数方程式的意义何在,也不明白该从何入手。
16、1934年,数千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北平。考试当天,家人为充和准备了圆规和曲尺。“我没用,”她说,“因为我简直连题目都看不懂。”
17、张充和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国文、历史、英语成绩都十分出色,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更是拿到了满分,总成绩相加,居然超过录取分数线。
18、此时,胡适已升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在看到张充和作文的第一时间,他立刻大喊:“这个学生我要了!”但当时的北大规定,“任何一科是零分,都不能被录取”,胡适便跑去找到数学改卷老师,请对方无论如何在张充和的卷子上找出几分。谁知这位老师也很坚持原则,反驳说“零分就是零分”,一分也不肯多给。胡适只好找到校务委员会拍桌子吵架。北大终于答应破格录取张充和,而她也成了北大中文系当年录取的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
19、当时北京有报纸报道了此事,不过说该生名“张旋”——那是充和有意用的假名,连她的中学文凭也是假的,是弟弟宗和托在宁夏当中学校长的朋友帮忙出具的。充和这样做,一是怕用真名考不取,给家人丢脸,二是不想让北大方面知道她与兆和是姐妹,从而联想到沈从文。张充和的姐姐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而沈从文与胡适私交甚笃——胡适这种“举贤不避亲”的做法若放在今日,大约舆论会一边倒地批驳他徇私舞弊吧。
20、在罗家伦和张充和之后,另一位名叫叶曼的女生也因胡适的赏识被北大破格录取。提起叶曼,不少内地人或许会感到陌生,但70多年前她曾是北大法学院政、经、法三系唯一的女生,是胡适相当器重的女才子。她还是南怀瑾盛赞的弟子,三毛、林清玄等著名作家推崇的前辈,也是当今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
21、1936年,叶曼参加了北大、北师大和清华三所高校的考试,其中,清华是她心目中最向往的高等学府。可结果是,叶曼并未在清华的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至于北大,则以试读生的名义录取了她。
22、叶曼在多年后这样回忆自己的“高考经过”。那一年,北大国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你生平最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或“喜欢的一件事”,或“感动的一件事”。当时,叶曼的父亲刚过世不久,她便选了“最悲哀的一件事”。“我简直是一边哭一边写这篇文章,真的是用真情写的。”
23、胡适看了这篇文章,大为赏识。但因为其他评委一致认为,这考生的其他科目确实差了点儿,胡适只好让步:“好了,想办法能让她来就行。”而他所想的办法,就是给叶曼安了个试读生的名号。这种做法,最终成就了一代才女。
24、现代高考制度,最终形成于“文化大革命”之后。在这种全国或某些地区统一命题、完全依靠高考成绩选拔人才的制度下,北大仍破格录取过在某些科目上非常优秀的学生。付贤智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25、付贤智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加尚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从邵武一中高中毕业后,付贤智到原莲塘公社芹田大队插队当知青。1976年11月,他调任大竹中学教师,一边教书一边自学。
26、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付贤智参加了高考,并一举考出物理98分、化学100分的优异成绩。按照当时的高考政策,他本来只能就读师范类院校,但在当时,理、化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确属凤毛麟角。他最终被北京大学化学系破格录取。
27、1991年,付贤智获得博士学位并开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后,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继续研究工作。1997年,他拒绝绿卡,回到家乡,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光催化研究。如今,付贤智带领的光催化研究所成为国家光催化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本人也成为国际光催化领域响当当的专家,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8、像罗家伦、叶曼、张充和、付贤智这样被“破格录取”的学生,一直被视为北大“不拘一格录人才”的现实体现,也是中国现当代教育的佳话。而今年首批90个中学校长推荐学生名单出台后,一些教育界的专家和北大的教授表示:除了成绩拔尖的学习能手、学生干部甚至传闻中的校花等,真正的偏才、怪才几乎没有——北大很难招到自己想要的学生,甚至由于一开始定位不明,其后又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已经骑虎难下。
关于高考0分作文被北大录取,高考零分作文《为什么不》,作者已被北大破格录取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