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闻报道 高考各个方面的新闻霸屏了,今年的高考为何引发如此高的关注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1-13 06:48:08
一、高考新闻类文本定义是什么意思
一、了解新闻体例特点,准确筛选每条新闻材料内容要点。
——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
近几年高考选用的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
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
讯和事件通讯两类,近几年高考选用的一般是人物通讯,
)消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短消息。即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一般此类消息,由导语
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有的短消息也没有导语,一气写下去。但是,它比简讯、快讯都要写得具体、完整些;
年全国高考考纲题例中“新闻材料”一、二则也属于此类。
②述评消息。不仅报道事实,而且对事实进行评价。它也称为“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
消息不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还帮助读者分析、解释、评价来认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其写
作都以报道的事实为主,以评议事实为目的。从表达来说,往往是述多于评。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区别于
评论。此类消息在叙述事实中进行评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如
中“新闻材料”三、四则也属于此类。
“新闻材料”的比较阅读,将是实用文阅读的一种重要题型。针对多则“新闻材料”
路应坚持由单则材料到多则材料;由“新闻材料”在内容、手法、角度的细微区别筛选“新闻材料”内容、
手法、角度各自的侧重点,到综合比较“新闻材料”与“新闻材料”之间内容、手法、角度的异同点;由
新闻体例特点到命题要求的指向性去筛选、归纳“新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二、分条筛选、归纳新闻材料内容主要特点。
点和表达方式,从而勾划出材料语段内容的隐形暗示。
【考纲题例】中“关于读书调查的四则新闻材料”运用“谁——做——事”将材料内容进行归纳:
材料一:新华社对纸质和数字图书阅读行为的调查
材料二:中华读书报调查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构成
材料三: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
材料四:北京青年报关于世界阅读日的行为分析
②其次在理清新闻材料的体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在“导语——主体的第一句话”中筛选出有效信息,一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效果)
③最后将“新闻材料”筛选出的内容要点(侧重点、原因、效果)再进行组合,特别要关注“上升、趋缓、
略有下降”等等关键词,及分角度内容表述中利用数字暗示的信息,组合之后读一下,检查是否通顺。
根据命题的规律看,可分为针对某条“新闻材料”命题,针对“新闻材料”某一、二则材料综合
比较命题,或者针对若干“新闻材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命题。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他们各
根据新闻材料语段的主要表达方式筛选出新闻内容的侧重点。
新闻材料的主要表达方式可分为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描写类等,应根据不同类别去筛选新闻素材内
容的侧重点。表达方式不同,语段信息特点就不相同,筛选形式也不相同。
①叙述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叙述的意义及目的。
筛选压缩的方式为:①删减枝叶式。删除原文段中次要信息
,保留最主要的信息。②概括浓缩式。
二、高考各个方面的新闻霸屏了,今年的高考为何引发如此高的关注
1、高考是改写一代人命运的考试,每年的高考都备受关注,社会各界的人士都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高考生保驾护航。2022年高考如今已经落下了帷幕,在高考期间,高考各个方面的新闻霸屏了热搜,今年的高考为何引发如此高的关注度呢?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2、第一,高考作文结合古典名著,材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高考是改写学生命运的一场考试,也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关注的考试,通过这场考试,有的人发挥超常进入了好大学,能够拥有更好的资源和机会,就能够少吃很多生活的苦。我们的父辈可能是吃了一辈子生活的苦,所以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也像他们一样吃生活的苦,于是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高考,这也是为什么高考历年来被人关注的原因之一。
3、2022年的高考霸屏了各个方面的新闻,原因之一就是今年的作文素材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可以说这是高考语文作文的一种创新。以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作文为例,给出的材料是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要求学生结合片段找准立意,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会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但是很多考生在看到这个材料的时候就懵了,压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在高考语文结束之后,相关的热搜也是一个接一个。只能说2022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创新,这个创新可能会改变一些人的命运,所以今年的高考能够有如此高的关注度。
4、第二,高考数学出奇的难。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密切关注着高考的进行,因为通过高考会选拔出来一批人才,他们将来都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在高考的每一场考试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些高考的相关词条冲上热搜,2022年的高考数学题目出题的难,很多考生感叹真是边哭边写,因为写上了就有可能得到分数,不写是一分也不可能得到。甚至有学生感叹我是想要韦神附体,不是想替韦神做题,由此就可以知道今年的高考数学题是多么的难了,高考题目难,那么学生的心态就很容易崩,但是,你感到题目难,别人感到题目也很难,还是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难的数学题目,也让很多考生感到难过,果然在高考数学考试结束之后,高考数学难这个话题就冲上了热搜,这只能说明大家的看法一致。如此难度的高考数学题,当然能够引起高的关注了。
5、综上所述,高考各个方面的新闻霸屏了,今年的高考能够引发如此高的关注的原因,如上文所示。
三、高考分数被调包事件始末是什么
1、8月9日报道,近日,4位河南考生家长因孩子今年高考成绩与估分、以往成绩严重不符,怀疑答题卡被调包,向纪检监察部门实名举报了河南省高考招生办相关负责人。8月6日晚间,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通报,回应纪检监察部门正在调查此事,结果将及时公布。
2、实际上,“怀疑高考试卷被调包”事件多次上演。每日人物梳理近20年来的公开报道发现,至少有7起事件已被证实系考生谎报分数,甚至故意涂改、弃答,乃至伪造录取通知书,制造“调包”假象,但也不乏有真实的“调包”案件。
3、近些年的成绩调包事件背后,是高考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成绩而谎报。图文无关。
4、13年前,当时的陕西考生张娜(化名)面对的是一起真实的“考场换卷”。
5、2005年,她在高考后查得成绩为515分,与估计的550分相差不大,但最有把握的英语只得了76分,作文部分为零分,而她清楚记得自己仔细写了英语作文。随后,张娜回忆起英语考试时坐在她前面的男生王某,王某是当地中学一位高三教师的儿子,考试时曾想转过身来抄她的卷子,被她制止。此后王某便一直左顾右盼,并在交卷出考场时和监考老师交头接耳。
6、经当地招办查实,张娜英语卷二部分确系被前座男生王某调包,其真实得分应为545分。同时,该考点内还出现了两起试卷调包事件,王某还调包了白某的数学卷,另一考生李某则调包了同考场何某的理科综合卷。三名受害考生的成绩得到及时更改,未影响录取,作弊考生被取消了当年的录取资格。
7、张娜的这种遭遇在往前5年,湖北考生卢韦也碰到过。
8、2000年,湖北考生卢韦高考时,物理考了43分,比估分低了60多分,最后4题的分数竟全是0分。后查实被同考场后座考生张文换卷,并在当年年底被湖北大学破格录取,而张文则被取消入学资格,3年内不准参加高考。
9、相较真实的“考卷掉包”事件,更多的是考生查询到自己过低的分数后而作出的撒谎、伪造行为。每日人物对20年来有关考生在分数存有争议上的不完全统计,这样情况至少有7起。
10、每日人物挑出几个当年最火爆的考试成绩被人调包的消息。2012年,一名湖南考生肖颖,发短信查询为695分,但随后在网上查询成绩却只有229分,网帖还称其平时成绩全省前几名,考前一个月参加了清华大学的面试,但高考前被收走了以前的所有资料,肖颖及其亲属怀疑成绩被他人替换。媒体调查后发现,肖颖在高三期间的3次模拟考成绩都在200分左右,参与面试一事也不属实。在肖颖所在的中学,全校的理科最高分不到570,而当年湖南省的理科状元,也只有685分。
11、2013年,福建考生杨婷婷称自己高考后查询分数,前三次显示成绩均为586分,全省排名为第684名,但是一个月后再查询成绩却变为364分,疑似成绩被调包。教育部门随后公布了其语文答题卷扫描件,杨婷婷又称卷面上准考证号有涂改痕迹,作文空白,而自己“没有涂改答题卷上的准考证号”,“作文确实有写”。面对舆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经上级批准向多家媒体公开了杨婷婷的全部4科高考试卷的原件。多名记者证实,她的语文试卷准考证号有手写涂改痕迹,背后作文答题区确实是空白,其他试卷也留有部分空白。而她微博上传的“根据回忆写的高考作文”也被网友揭露,有500字左右内容和前几的福建、北京等地的高考作文范文雷同。该省多名考生还晒出了自己的成绩与排名网页,与杨婷婷之前的描述做对比,证实杨在撒谎。
12、曾轰动一时的福建考生杨婷婷成绩调包事件,图为18家新闻媒体记者受邀见证试卷原件公布的全过程。
13、有考生是担心父母健康谎报了成绩。
14、2009年,山东考生张世月的姑姑发帖称张世月高考627分变295分,怀疑被人改分数。此后,该考生所在的中学发表声明称,该生平时的考试成绩多为C,其中也有部分B,综合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根本不可能考到600多分。张世月最后承认自己谎报了成绩,理由是担心父母的健康。
15、还有的考生真是煞费苦心。除了谎报分数不说,还伪造了成绩条,甚至是通知书,父母被骗不说,连招生办的老师差点都被骗了。
16、2008年,一位参加高考的福建男生考了300多分,拿着高招办发的成绩条到打印店重新打印,把分数改成500多分给父母看。由于他最终没有被录取,其父便带着他到福州市高招办讨说法。高招办告知考生父亲成绩条上应有防伪标志,而他所持的纸条上却没有,父亲这才知道被儿子骗了。
17、2010年,另一位福建女生高考考了300多分,骗家人说考了500多分,并伪造了福州大学录取通知书。当她和母亲一起到福大报到时,校方说没有她的名册,让她到省高招办去问。而高招办的电脑查询结果显示,她的高考成绩只有300多分,根本上不了一本。经过比对,校方发现她手上的录取通知书居然是假冒的。事情败露后,其母当场晕倒在高招办。
18、上述只是几起公开报道出来的“考试成绩调包”事件,都已有了结果。不过,也有的仍存有争议。
19、2004年7月12日,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04年应届毕业生吴晓宇在网络发布《辽宁省招办,我的高考试卷是否被“调包”》,数学成绩才得了7分,辽宁省招生办17日回应“署名为吴晓宇且只得7分的高考数学试卷确实是考生吴晓宇自己亲笔所答试卷”,其母亲认为官方回复与事实不符,仍有争议。
20、更有甚者,是有考生发现自己的三次网上查询成绩,一次比一次低。更意外的是,她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也证实为伪造的。
21、2009年,黑龙江考生徐玉凤第一次在网上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是587分,被黑龙江大学录取。之后再次查询分数,却分别显示为478分和421分,之前收到的通知书也被证实为伪造。因事件复杂,迄今为止,该事件仍未查明。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