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的作者 《汉书》的作者是谁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1-26 20:23:30
一、《汉书》的作者简介。
1、《汉书》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
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
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二、汉书的作者是谁啊
1、《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2、《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3、《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4、全书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在构书体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规矩法度清晰、体例整齐合理,更易使人效法,开启了官方修史的端绪。
三、汉书和后汉书的作者分别是谁
1、《汉书》作者是班固;《后汉书》作者是范晔。《汉书》又名《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历时20余年。在其建造初期基本完成,后唐颜师古对此进行了解释。《汉书》是中国古代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2、作者一般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有时也指某种理论的创始人,或某一事件的组织者或策划者。
3、《汉书》又名《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历时20余年。在其建造初期基本完成,后唐颜师古对此进行了解释。《汉书》是中国古代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4、《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5、在范晔写《后汉书》之前,后汉史书已经有了很多种,从东汉的明帝到灵帝,经过班固、刘珍、伏无忌和蔡邕等几代人的努力,写就纪传体的《东观汉记》,主要记载光武帝到灵帝之间的东汉历史。后来,吴谢承、晋薛莹、司马彪和刘义庆等人都有著作面世。有了前人的成就,范晔便参考各家内容,融会贯通,写成《后汉书》。范晔原来想学习《汉书》,写成十志,因为被害而未如愿。由于范晔的著作叙事简明扼要,内容全面,所以其成就超过了前人,受到后世的重视。
6、《后汉书》纪、传的编次和《汉书》有不少区别,纪的最后一篇是《皇后纪》,相当于《汉书。外戚传》。皇后从传入纪,就是来自华晔的《后汉书》。此外,在《汉书》以外还创立了七篇类传,有《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烈女传》,这些都是根据东汉现实、与风俗所写,有的类传成为后来人们学习的楷模。
7、在《汉书》中有《百官公卿表》,内容是西汉的职官制度,司马彪将“表”成为“志”,创立了《百官志》,记述东汉的职官制度。但该书的志中没有《食货志》,是一大漏洞,其内容在《晋书。食货志》里有了补充,介绍了此时期的经济状况。
四、汉书的作者是谁
1、《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主要作者)、班昭、马续。
2、《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
3、《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汉书》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4、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汉朝东汉时期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汉朝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5、班固死后,《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于是汉和帝刘肇命班固的妹妹班昭补写“八表”,而马续补写《天文志》。
6、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儒客大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7、马续,字季则,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伏波将军马援侄孙,将作大匠马严第七子,著名经学家马融之弟,汉朝东汉时期将领。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书》
五、《汉书》的作者是谁
1、《汉书》的作者,一般认为是班固。但实际上它的作者主要的就有四位。这不像《史记》是由司马迁一个人完成的,而是有点集体智慧结晶的味道。班固是继承他父亲的遗志来编写这部书的。班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班稚做过广平太守。班固的父亲叫班彪。班彪从小就非常爱好古代的文化。他钻研过当时的很多史书,像《左传》、《国语》、《世本》、《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也就是《史记》)等等。他还为《史记》写了《后传》,一共六十五篇。当时这部《后传》还很不完备,而这时由于他病重,在五十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2、这时班固正在洛阳的太学里读书。他回到家乡之后就着手整理父亲的《后传》。经过整理,他发现父亲的《后传》确实编得很好:不但把汉武帝以后的事迹接续上了,而且还扩大了视野的范围。但是在整理的过程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为什么非要给司马迁写“后传”呢,为什么不能自己写一部《汉书》呢?于是他就开始考虑这样一个开创性的的事业。
3、正在这时,天降横祸。有人上书告他私改国史。这在封建时代是不允许的。他就因此被捕下狱。入狱后,他的兄弟班超出面营救。我们知道班超在历史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方面有很大的功劳。班超赶到京都洛阳,上书替哥哥申辩,而且一不做、二不休,还督促当时的官吏把全部书稿送到朝廷。这样汉明帝就亲自仔细审阅了书稿,对班固的才华很赏识,认为不但不应该治罪,而且干脆把他留在朝廷里,让他做了一名史官。
4、班固到了晚年,和当时的外戚窦氏关系非常好,像窦太后的兄弟、大将军窦宪。这也是很正常的。窦宪率兵与匈奴作战,很有功劳。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班固为他撰写了碑文。我们知道古代很多的武将最大的愿望就是到燕然山“勒石”。范仲淹不是说“燕然未勒归无计”吗?但这篇碑文后来成了他的罪状。因为窦宪在以后的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过程中,被告篡权而被赐死。曾经给窦宪歌功颂德的班固也就有罪了,这是一种株连。还有一个很小的原因。就是班固的家奴曾经因为喝醉了酒得罪了洛阳令。洛阳令是首都的长官,也有很大的权力。他看到现在窦氏失势,班固年老也失去了从前的地位,所以就借这个机会来治了班固的罪。班固被捕之后死于狱中。
5、他死的时候《汉书》还有八篇表和一篇《天文志》没有写完。于是汉和帝就命令班固的妹妹班昭参考东观(就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把剩下的部分补做完。先是子承父业,然后妹妹又继承哥哥的事业。看来班家满门都是英才。
6、正是这样。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班固的妹妹班昭。班昭字惠班,一名姬。她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才华的女史学家,也是“二十六史”当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她对《汉书》的功劳是不能泯灭的。
7、但是她也没有把《汉书》全部完成。同郡有一个人叫马续,也是一位大人物。他的兄弟马融是著名的经学大师。马续也有很好的家学。他继续了班氏家族的工作,把其中的《天文志》给补上了。所以严格地说,《汉书》是经过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四人之手,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一部巨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