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2-12 11:30:50

一、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指的是什么

1、礼崩乐坏 [lǐ bēng yuè huài]

2、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3、礼,指“周礼”,即五经里面的《礼》;乐,指庙堂之乐;

4、原为孔夫子感叹西周森严等级的分邦建国制度遭受诸侯征战日渐崩坏而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现可释义为伦理道德文化的日渐散失导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现象。

5、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二、礼崩乐坏的意思解释

1、礼崩乐坏是指在庄严的场合或正式的礼仪活动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突破传统、有违礼仪规范的事件或行为。

2、礼崩乐坏是指在庄严的场合或正式的礼仪活动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突破传统、有违礼仪规范的事件或行为。使得现场的氛围一下子变得紧张、混乱甚至滑稽可笑,让原本庄重的场合变成了欢笑的场面。

3、礼崩指的是原本严肃形象的礼仪突然变得混乱失序,不再尊重原本的规范和仪式;乐坏指的是在这种突变的情况下,人们产生了欢乐的情绪,笑声充斥整个场面。

4、礼崩乐坏通常是由于一些突发事件、意外情况或有意调侃、趣味犯规等原因引发的。例如,在一场庄重的婚礼上,新郎的朋友突然穿着滑稽的服装出现,或者一位幽默的亲戚在结婚宣誓时开起了玩笑,都有可能引发礼崩乐坏的效果。

5、礼崩乐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社会道德风气、文化传统或者政治制度的衰败和崩溃。

6、礼崩乐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社会道德风气、文化传统或者政治制度的衰败和崩溃。在古代社会,礼仪、音乐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当社会中出现了大量违反礼仪的行为,或者音乐失去了原有的教化作用,就意味着社会的道德风气已经衰败。

7、礼崩乐坏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礼记乐记》中的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也。故礼崩乐坏,何以行之哉?这里的礼崩乐坏就是指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8、这种情况下,社会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政治制度的崩溃。因此,礼崩乐坏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来形容社会道德风气、文化传统或者政治制度的衰败和崩溃。在现代社会,虽然礼仪、音乐等传统文化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礼乐崩坏还是礼崩乐坏的区别

礼乐崩坏和礼崩乐坏是同一个事件的两种不同说法。

1、礼乐崩坏的含义:礼乐崩坏是指古代中国的礼制和音乐制度的破坏和衰败。在古代中国,礼制和音乐被视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崩坏意味着社会秩序的混乱、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文化传统的衰退。这个说法强调了礼制和音乐在社会稳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2、礼崩乐坏的含义:礼崩乐坏也是指古代中国礼制和音乐制度的破坏和衰败,但语序上与礼乐崩坏相反。这个说法强调了礼制和音乐的重要性被破坏和衰退,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文化衰败。虽语序不同,但含义与礼乐崩坏相同。

四、礼崩乐坏的意思是什么

1、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从此,霸道代替了王道,继而诸侯争雄,王室衰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乃为王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自卿大夫出,则礼乐崩也,王道坏矣。

2、礼就是行为规范及其仪式,乐就是配合典礼仪式所具备的与之相应的舞乐。

3、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其表现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皆失其道。

4、发生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标志着周王朝的衰败,也是礼崩乐坏的开始,周宣王即位后稍有作为,号称“中兴”,实际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矛盾,反而实力更削弱了。周宣王还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干涉鲁国内政,引起鲁国内乱,诸侯因而不满。

5、接下来的周幽王更无君样,乃致西周最终灭亡。西周灭亡后,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悲剧不断上演。各种僭越行为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孔子见季氏“八佾舞于庭”,怒斥曰“是可忍,孰不可忍!”

6、春秋后期,奴隶社会赖以存在的井田制也不断遭到破坏,经济基础也动摇了,所以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已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五、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指的是什么

1、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从此,霸道代替了王道,继而诸侯争雄,王室衰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乃为王道。礼乐征代自诸侯出,甚至自卿大夫出,则礼乐崩也,王道坏矣。

2、何为礼乐制度?简而言之,礼就是行为规范及其仪式,乐就是配合典礼仪式所具备的与之相应的舞乐。广义的礼就是指一整套社会制度。周礼就是指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用以严格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的一整套社会制度,其内容极其广泛。礼体现在经济上,主要是“井田制”,也就是土地国有制,天下土地属周天子所有,其它人只有使用和继承权,没有买卖处分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3、礼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奴隶制下的宗法制,包括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基础。礼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上,主要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分别指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方面的各种规范及其典礼仪式。五礼也就是狭义的礼。

4、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其表现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皆失其道。发生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标志着周王朝的衰败,也是礼崩礼坏的开始,周宣王即位後稍有作为,号称“中兴”,实际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矛盾,反而实力更削弱了。周宣王还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干涉鲁国内政,引起鲁国内乱,诸侯因而不满,“自是後诸侯多畔王命”(《史记·鲁周公世家》)。接下来的周幽王更无君样,乃致西周最终灭亡。西周灭亡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悲剧不断上演。各种僭越行为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孔子见季氏“八佾舞于庭”,怒斥曰“是可忍,孰不可忍!”春秋後期,奴隶社会赖以存在的井田制也不断遭到了破坏,经济基础也动摇了,所以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已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5、孔子前期周游列国,极力主张恢复周礼,就是要恢复到西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状态,只是历史不可逆,月盈必亏,盛极必衰,况且新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历史会在动乱中走向进步。这是孔子晚年在深研《周易》後才明白的道理。

六、礼崩乐坏还是礼坏乐崩

1、是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汉语成语,拼音是lǐbēngyuèhuài。意思是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出自《与简竹居书》。

2、出自《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3、译文:大人如果多年不办周礼仪式,国礼就遭破坏不能上行下效.多年不奏韶乐,国乐就垮掉失去威仪。

4、由于周初几代君王恪守礼制,励精图治,才有了“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的安定局面。

5、随着时代的久远,统治者对创业维艰的感受逐渐淡化,不再有临深履薄的警惕,加上政权稳定,国力强盛,往往会导致君主唯我独尊,《左传》昭公十二年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于是出现了违背体现王道的礼制的行为,“礼崩乐坏的内在动力并不是来自于社会下层,而是从社会上层开始的”,故而《周本纪》说昭王之时“王道微缺”、穆王之时“王道衰微”、懿王之时“王室遂衰”。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