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鸡司晨的意思 牝鸡司晨是什么意思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5 16:02:15
一、牝鸡司晨是什么意思解释
1、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女人越权做主。
2、出处:《新唐书·长孙皇后传》:“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
3、殷商时期,暴君纣王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过着奢华荒淫无耻的生活,纣王对忠臣们的话毫不理会,只听信他的爱妃妲己的话,妲己憎恨的人他就立刻杀掉,天下不得安生。
4、这时,妲己就给纣王支了一个阴招,发明了一种惩治犯人的刑法,叫“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铜柱横放,下面架起炭火烧烤,然后让犯人在上面走,走不了几步,就纷纷掉进火红的炭火里,被活活烧死。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挣扎惨叫,妲己大笑不已。
5、对于这种极为冷酷而变态的做法,商朝的忠臣、也是纣王叔叔的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就向他进谏:“不用先王的典法治理国家,而听信妇人的胡言乱语,大祸不远了。”这句话令纣王十分生气,觉得这是妖言惑众,使他很没面子,下不了台。
6、在一旁的妲己趁机添油加醋:“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比干自称为圣人,剖开他的心看看究竟如何?”于是纣王就将比干活活杀死挖出他的心看看是否真有七窍,此行为引起了群臣百姓的强烈反抗。
7、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讨伐纣王,周武王的部队在距离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就跟纣王的部队开战了;
8、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时说道:“过去说雌鸡没有晨鸣之道,雌鸡代替雄鸡打鸣则家尽,妇人夺取丈夫的政权则国家要亡,纣王一味的听信妲己的谗言胡乱施政,是纣王亡国的根本。”
9、纣王收到消息武王反叛,便带着他的七十万人马迎敌,只是他的这些手下早就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倒戈;纣王自己把自己逼到了绝路,他只好逃回朝歌自焚了结了。
二、牝鸡司晨的意思是什么
牝鸡司晨的意思是: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女人越权做主。
牝鸡司晨,本义为母鸡代公鸡报晓,古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现一般指生物的性变异现象,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分句。成语出处:《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纣,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后人因此提炼出成语“牝鸡司晨”。
有一个成语,叫“牝鸡司晨”,意思就是母鸡代替公鸡,在早晨啼鸣报晓。古人认为这是大凶之兆,预示着家庭或国家,将出现动荡。牝鸡司晨的典故来源话说武王伐纣的时候,在牧野这个地方,与商朝军队展开了决战。
开战之前,周武王召开誓师大会,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他演讲的这段话,被后人整理收集在《尚书·牧誓》里。当时周武王左手拿着青铜大斧,右手拿着白色的牦牛尾巴,一开口就说: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他的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母鸡是不应该在早晨叫鸣的,如果母鸡在早晨叫鸣了,就代表着这个家庭走向了衰落。这里所说的“牝鸡”,指的其实就是苏妲己。
1、成语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底蕴。它们简单有趣,通常四个字就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探索成语背后的故事。
2、成语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成语一般都能引经据典,所以里面会涉及到大量的历史故事。孩子在学习成语时,会先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3、成语可以提升孩子的语文成绩,语文考验的是孩子对文字驾驭的能力,而作文是检验这项能力的标准。如何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三、牝鸡司晨 是什么意思
1、牝鸡司晨是指指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2、春秋.孔丘《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3、译文:古人有言说:母鸡不报晓,母鸡报晓,这个家就要破败。
4、例句:他的姥爷很顽固,他认为女性在社会上做事,是牝鸡司晨。
5、解释: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6、先秦·庄周《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7、译文:厨师虽然不做祭祀的饭菜,祭祀官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
8、例句:你身为一名护士,虽然懂一点医学常识但是绝对不能越俎代庖去给病人看病。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牝鸡司晨
四、牝鸡司晨什么意思
1、牝鸡司晨的意思指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2、牝鸡:雌鸡;司:掌管;晨:早上;司晨:报晓。雌鸡像雄鸡那样鸣啼,指母鸡报晓。牝鸡司晨是生物的性变异现象,但旧时用来比喻女人篡权乱世,人们认为此是凶祸之兆。
3、出自春秋-孔丘《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4、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5、近义词:牝鸡晨鸣、牝鸡司旦、越俎代庖、阴盛阳衰。
6、成语运用:明-方孝孺《戒妖文》:牝晨羝乳,人以为异,斁伦败俗,其祸尤著。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庄宗纪论》: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
7、商纣王进攻苏国得到美女妲己,妲己看到蚂蚁爬上铜火盆被烫死,就告诉商纣王,纣王命人做两根铜柱,把犯人绑在铜柱上,用火烧热铜柱叫炮烙。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后感慨地说老母鸡一旦打鸣,家境就要衰落了。
8、过去说雌鸡没有晨鸣之道,雌鸡代替雄鸡打鸣则家尽,妇人夺取丈夫的政权则国家要亡,纣王一味的听信妲己的谗言胡乱施政,是纣王亡国的根本。
9、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牝鸡司晨
五、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是什么意思
1、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2、发音 pìn jī s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
3、释义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4、出处《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5、示例听谗信佞,残杀忠良,驱逐正士,播弃黎老,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惟家之索。”(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6、(牝鸡:母鸡。惟:副词,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索:孔传:“索,尽也。”)
7、字面解释:母鸡在早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败落。
8、(早在周代之前,人们已笃信雌鸡报晨是家道衰败的前兆。孔传:“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
9、[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10、[成语解释]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11、[典故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34回:阴差阳错里倒被他糊里糊涂的扑灭了。
12、[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六、牝鸡司晨是什么意思
1、牝鸡:雌鸡;司:掌管;晨:早上;司晨:报晓。雌鸡像雄鸡那样鸣啼,指母鸡报晓。牝鸡司晨是生物的性变异现象,但旧时用来比喻女人篡权乱世,人们认为此是凶祸之兆。
2、春秋.孔丘《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3、牝鸡司晨商纣王进攻苏国得到美女“妲己”,妲己看到蚂蚁爬上铜火盆被烫死,就告诉商纣王,纣王命人做两根铜柱,把犯人绑在铜柱上,用火烧热铜柱叫“炮烙”。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后感慨地说老母鸡一旦打鸣,家境就要衰落了。
4、殷商时期,暴君纣王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过着奢华荒淫无耻的生活,纣王对忠臣们的话毫不理会,只听信他的爱妃妲己的话。商朝的忠臣比干因为向纣王进忠言却被纣王杀了,还被开胸挖心,说要看比干长的什么心眼,纣王的行为引起了群臣百姓的强烈反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讨伐纣王,周武王的部队在距离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就跟纣王的部队开战了,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时说道:过去说雌鸡没有晨鸣之道,雌鸡代替雄鸡打鸣则家尽,妇人夺取丈夫的政权则国家要亡,纣王一味的听信妲己的谗言胡乱施政,是纣王亡国的根本。纣王收到消息武王反叛,便带着他的七十万人马迎敌,只是他的这些手下早就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倒戈。纣王自己把自己逼到了绝路,他只好逃回朝歌自焚了结了。
5、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6、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长孙皇后》: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
7、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听谗信佞,残杀忠良,驱逐正士,播弃黎老,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8、明方孝孺《戒妖文》:牝晨羝乳,人以为异,斁伦败俗,其祸尤著。
9、牝鸡晨鸣、牝鸡司旦、越俎代庖、阴盛阳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