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异地高考新政策 上海异地高考需要什么条件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1-27 14:03:45
一、为什么上海人反对异地高考
1、建设大学是要花钱的。土地的出让费用,教学大楼和宿舍的建设费用,教学工具和仪器的采办费用,教师和职工的工资。这些都是要钱的!每一笔都不是小数目,每一笔都是上亿的巨大投入,有的甚至要没完没了的持续投入。
2、希望你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上海的大学都是上海本地财政投入的!就算是位于上海的部属985大学,上海本地也要承担一半的经费。
3、上海本地学生的就学率是上海投资教育的“回报”。如果没有回报,上海根本没有必要花着么多钱投资教育,那不叫贡献,那叫犯傻。
4、现在外地学生打着异地高考的名号要求平等升学率,难道不是对上海资源的掠夺么?如果他们家乡的父母能少生几个,他们家乡的官员能少贪点钱,他们家乡的文化能像上海一样务实从而吸引投资,那么他们的生活会幸福很多。
5、表面上看,上海人反对异地高考确实不公平,但是从结果上考虑,正因为有这种不公平,外地人的家乡才会有投资办学的动力,才会有改变落后现实的冲动,才会冷静下来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把家乡建设的更理想,而不是一窝蜂地冲进大城市要这要那。
6、残酷才刚刚开始,从结果上考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改变家乡需要付出很多牺牲,需要很多外地人将效率和务实的理念传回家乡,需要外地人改变他们家乡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二、上海异地高考政策,大家怎么看
到了异地高考问题上,很多人仍然十分错误地沿用了把相关人群分为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两个权益群体。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当异地高考方案实施之后(无论门槛高还是低),与异地高考相关人群悄悄地发生了分化,变成三个权益群体:流入地本地户籍群体、流入地非本地户籍群体和流出地户籍群体。千万不能继续误认为后两个群体的权益是一致的。异地高考讨论到今天,几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前两个权益群体身上,没有人去关注第三个群体,也是最大的一个群体的权益。这个群体是真正在自己户籍所在地兢兢业业地建设家乡的群体,但是异地高考的成功与失败都不会给她们带来任何权益的改观。甚至会侵犯他们现有的一点点权益----针对放开了异地高考,可能会引发在流入地考生增多,从而影响流入地考生的权益,教育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这样的问题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予以考虑。很明显,前两个权益群体的矛盾需要牺牲第三个群体的权益来平衡和弥补。这里隐含的巨大不公平,只不过第三个权益群体自身尚未发觉而已!
三、2012年12月29日新发布的外地学生在上海市高考有哪些条件
近日,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随迁子女在沪中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基本确定,近期将择日公布,该方案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关于中高考资格获得的相关规定为依据。
由于《草案》依然是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管理制度,异地高考方案与之挂钩不可避免地将为异地高考设置很高的门槛,因此已经在公众中引起了诸多争议。
目前,该《草案》在征求意见后已经进入修改阶段,但最终是否会放宽《居住证》A证申领人员的范围,尚不确定。
上海市教委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随迁子女在沪中高考改革方案将择机对外公布。
“此方案将为未来很多年外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上海中考和高考明确方向。”该人士表示,“居住证政策的正式稿虽然未公布,但方向是明确的。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对非上海户籍人员的管理,目前只能以居住证制度为依据,教育也不能例外。”
据了解,上述人士言及的居住证制度即是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程序的《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该《草案》11月22日由上海市法制办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2日征集意见结束。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了解到,上海市政府法制办正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对征集的意见进行消化,但何时公布正式稿,尚无准确时间表。
《草案》规定,居住证实行积分制,通过设置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的分值。持《居住证》A证的来沪务工人员,其子女可以按规定在沪参加中考、高考;获《居住证》C证人员的随迁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在沪参加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
记者注意到,按照《草案》的规定,《居住证》A证和C证最大的区别除积分是否达到规定分值外,A证在办理时需提交学历、职称等相关证明,而C证则不需要。
按照上海目前居住证办理的有关规定,《居住证》A证也就是国内人才引进类居住证,审核实行按要素计分制;而C证则是一般居住证,针对普通外来从业人员;对留学人员,还有人才引进类居住证B证。
按照2013年上海高考报名条件的要求,9类非沪户籍考生可以在沪高考,其中两类就是持有效期1年(含1年)以上引进人才类《居住证》A证和B证人员的子女,同时须上海高中阶段学校毕业。也就是说,持有一般居住证C证人员的子女是不能在沪参加高考的。
因此《草案》中关于非沪籍人员子女在沪高考的资格与现行高考政策并无太大不同。
上述规定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近日,来自北京、江西、江苏、河南、山东等8省份的13位律师联名致信上海市教委等多部门,认为“居住证区分随迁子女是再歧视”。
记者还了解到,上海即将出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对在沪务工人员的工作年限也做出了一定要求。
2012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
截至12月27日,全国已有9省(区、市)异地高考方案出炉,其中,黑龙江、安徽、新疆、重庆、河北、湖南六省区市将确定在2013年正式实施异地高考方案,而山东、福建、江西三省将在2014年开始实施。
但和上海一样,北京、广东的方案也至今未出。
12月25日和26日,广东和北京的教育部门先后通过媒体以发布专家意见的方式,向外界表达了“随迁子女就地升学考试需稳妥推进”的声音。
广东专家认为,“异地高考”要考虑现实承载能力,应稳妥推进,并合理设置门槛。据悉,广东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等待省政府审批。
在北京市教委组织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专家称,保障非京籍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是方案应当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不过,北京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客观上成为制约异地高考问题解决的一大瓶颈。
有专家也坦言,如果异地高考方案对社会释放过高预期,可能会出现为分享优质教育资源而举家迁移来京、“教育福利拉动型”人口增长,到时不管是京籍还是非京籍,所有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都会打折扣,那将是一个没有“胜利者”的最差结局。
上海市教委相关人士表示,上海不能比照黑龙江等省份的低门槛,即使教育部要求各地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也并不意味着全面放开。“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只有北京与其有可比性。高考改革方案不是建议一下就能放开的,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城市资源情况稳步推进。”
异地高考主要分成两类情况,一类是“就地高考”,即虽然户籍不在流入地,但子女随父母长年在流入地就读,随之产生在流入地高考的需求;一类是“高考移民”,即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者上好大学的目的,主动地向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流动。
而无论是哪种情况,如果彻底放开异地高考,北上广都将承受不小的压力。京沪教育资源丰富,且录取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部门的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一本录取率超27%,上海超2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大约在8.5%。京沪的这一优势将首先迎来“高考移民”,广东作为外来务工人员流入第一大省也会面临巨大压力。
四、上海异地高考需要什么条件
1、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在本市参加中考或父母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3年,同时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2、为《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留学人员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3、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上海市常住户籍,考生本人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18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4、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驻沪机构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18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5、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在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站人员,且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6、考生属在沪台胞,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且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7、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各地来沪投资企业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18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8、为梅山、大屯、鲁矿三地上海后方基地单位职工子女,须参加本市中考且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五、上海异地高考政策什么时候实行
1、根据《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确规定,给各地订出最晚时间线:各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同时要求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防止“高考移民”。
2、第一、家长“有稳定工作、住所、收入并交了各种保险”。【这保证了家长确实是为这个城市做出了贡献的】
3、第二、学生的条件,【学生必须在当地连续就读一定的年限】,这应该有合理设置的门槛。一方面,各地教材并不一样,设置门槛,也是为学生考虑,为考试负责;二者,也是防止“高考移民”的有效手段。
4、第三、城市的条件,“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他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还要看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我们反对盲目的人口流动、盲目的异地高考】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上海异地高考新政策和上海异地高考需要什么条件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