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凇 什么叫雨凇,什么叫雪淞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2-20 16:11:45
一、雨凇是怎么形成的
1、雨凇和雾凇的形成原理极为相似,而且一般出现在阴天,多为冷雨产生,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日变化不是很明显,昼夜都有可能产生。雨凇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降水现象。雨凇的形成也是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的,必须是在微寒(0~3℃)且有雨之时,风力大、水滴大,多是在冷空气和暖空气交锋,并且暖空气势力极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2、在这个期间,江淮流域上空的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都非常强,再加上地面有冷空气入侵,这时靠近地面一层的空气温度较低(稍低于摄氏零度),1500至3000米上空又有温度高于摄氏零度的暖气流北上,形成一个暖空气层或云层,再往上3000米以上则是高空大气,温度低于0℃,云层温度往往在零下10℃以下,也就是2000米左右高空,大气温度几乎都在0℃左右,并且2000米以下温度又低于0℃。也就是近地面存在一个逆温层。大气垂直结构表现出上下冷、中间暖的情况,从上到下排列分别是冰晶层、暖层和冷层。
3、从冰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融化成雨滴,接着当它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就很快冷却,形成过冷却雨滴。形成雨凇的雾滴、水滴都很大,并且凝结的速度极快。因为这些雨滴的直径非常小,尽管温度也能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但在没有冻结之前就已掉落。
4、因此,若这些过冷雨滴温度降到低于0℃的地面和树枝、电线等物体上时,就会集聚并布满物体表面,且会马上冻结。冻结成毛玻璃状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层,使树枝或电线变成粗粗的冰棍,外表通常是光滑或稍有隆突的。有时还边滴淌、边冻结,结成一条条长长的冰柱。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雨凇”。假如雨凇是因为非过冷却雨滴落到冷却较严重的地面或物体上及雨夹雪凝附和冻结而形成的时候,而且不是因为外表非晶体形成的冰层和晶体状结冰一起混合形成,一般这个类型的雨凇非常薄且存在的时间极短。
二、雨凇的成因
1、雨凇,是过冷却雨滴或毛毛雨滴在物体(温度低于0℃)上冻结形成,俗称“树挂”,也叫冰凌、树凝;形成雨凇的雨称为冻雨。雨凇还号称“桐油凝”,极不易铲除,其破坏性极强。
2、一是有利的降水条件。与往年单一的大陆高压相比,今年西南暖湿气流超强,与东北气流长时间在上空交汇,具备了持续性雨凇天气产生的降水条件。
3、二是地面温度长时间低于0℃。自1月上旬以来,中南部处于强大的蒙古高压的底部,地面不断有冷空气从东路补充南下,造成持续性低温天气,地面温度低于0℃,形成了有利于强冰冻产生的深厚的冷下垫面。
4、三是有利的逆温层结条件。地面层的空气温度低于0℃,1500米至3000米上空又有温度高于0℃的暖气流北上,形成一个暖空气层或云层,再往上3000米以上则是高空大气,温度低于0℃,云层温度往往在-10℃以下。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即近地面存在一个逆温层。
5、大气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如此,从冰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融化成雨滴,接着当它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成为过冷却雨滴,降至温度低于0℃的地面及树枝、电线等物体上时,便集聚起来布满物体表面,并立即冻结,形成雨凇。
三、雨凇、雪凇和雾凇有什么区别
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叫做雨凇。雨凇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形成雨凇时的典型天气是微寒(0-3℃)且有雨,风力强、雾滴大,多在冷空气与暖空气交锋,而且暖空气势力较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由于降雪附着于物体表面不断聚集形成的白色沉积物就形成雪淞。雪淞是一种冬季自然现象,一年之中能形成雪淞的时候并不多。其形成原理是,雪花飘落时气温较高,部分雪花落到地面或树木上化成水。在降雪过程中,如果遭遇寒流,气温骤降,雪就不再融化,雪花被树枝上的水珠粘住、冻结,越积越厚,就形成了雪凇。
雾凇(wù sōng)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四、雨凇和雾凇的区别
形成温度不同:雨凇为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密度不同:雨凇比其他形式的冰粒坚硬、透明而且密度大为0.85克/立方厘米,雨凇相似的雾凇密度为0.25克/立方厘米。
1、形成温度不同:雨凇为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2、密度不同:雨凇比其他形式的冰粒坚硬、透明而且密度大为0.85克/立方厘米,雨凇相似的雾凇密度为0.25克/立方厘米。
3、形成天气不同:雨凇形成时为典型天气是微寒且有雨,风力强、雾滴大,多在冷空气与暖空气交锋,而且暖空气势力较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雾凇形成的苛刻条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
五、雨凇和雾凇之区别
雨凇为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雨凇比其他形式的冰粒坚硬、透明而且密度大为0.85克/立方厘米,
雨凇相似的雾凇密度为0.25克/立方厘米。
雨凇形成时为典型天气是微寒且有雨,风力强、雾滴大,多在冷空气与暖空气交锋,而且暖空气势力较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雾凇形成的苛刻条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
六、什么叫雨凇,什么叫雪淞
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叫做雨凇。雨凇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形成雨凇时的典型天气是微寒(0-3℃)且有雨,风力强、雾滴大,多在冷空气与暖空气交锋,而且暖空气势力较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由于降雪附着于物体表面不断聚集形成的白色沉积物就形成雪淞。雪淞是一种冬季自然现象,一年之中能形成雪淞的时候并不多。其形成原理是,雪花飘落时气温较高,部分雪花落到地面或树木上化成水。在降雪过程中,如果遭遇寒流,气温骤降,雪就不再融化,雪花被树枝上的水珠粘住、冻结,越积越厚,就形成了雪凇。
雾凇(wù sōng)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雨凇和什么叫雨凇,什么叫雪淞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