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06-29 22:19:10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1、文章节选:“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译文:“这本书是为什么而写呢?回答是:为了利用夷人的长处来攻打夷人而写,为了利用夷人的优点来与他们沟通而写,为了学习夷人的先进技术来制服他们而写。”出处:

《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一书,是该书的一篇序文。这句话表达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和意义。他认为,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制度,以应对外来压力和危机,同时也需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学习夷人的长处,中国可以提升自身的实力,从而更好地抵御外来侵略。

2、《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一书,是该书的一篇序文。这句话表达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和意义。他认为,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制度,以应对外来压力和危机,同时也需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学习夷人的长处,中国可以提升自身的实力,从而更好地抵御外来侵略。

3、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使得中国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为了救亡图存,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制度,以期国家富强。

4、《师夷长技以制夷》篇幅不长,但意义深远。文章通过阐述世界形势的变化,指出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制度,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外来压力。文章高瞻远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中国近代的自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师夷长技以制夷》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代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保持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必须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学习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时,这篇文章也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意识,时刻关注国家安全和发展,以便及时应对各种挑战。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1、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海国图志》著作中的语句,意思是:向洋人学习先进技术,用学习到的先进技术抵抗洋人。师就是学习的意思,夷是蛮夷,长技是他们的特长,制是控制,对付。

2、《海国图志》作者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出自这部著作,晚清时期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夷,最早是指华夏以外的其他部族。到了清朝,“夷”字被广泛使用,特指外国人。夷,其实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野蛮的、未开化的,歧视的意思很明显。外国人抵抗歧视。一部”夷”字史就是半部外国人抗争史。

3、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仍在大量使用“夷”字。1842年,魏源编写了著名的《海国图志》一书。魏源提出了“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虽然承认洋人有好多东西比中国先进,也知道要向洋人学习,但仍把洋人称为“夷”。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还是不服的,仍有一种蔑视、贬损的心理。

4、“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1840)爆发前夕,清末大臣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制夷”,就是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师夷长技以自强”则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在魏源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自强”则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增强国力。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呀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指: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1、“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1842年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著名主张。

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

2、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人(今隆回县司门前镇)。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四、师夷长技以制夷什么意思

1、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2、师为动词,即以某某为师,向某某学习;夷,即蛮夷,古时候,中原的汉族对边疆的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特指西方的洋人。

3、长技,即先进的技术,当时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都比国外要好,唯一不如他们的就是坚船利炮,这里主要指学习西方的武器制造技术。制即制约、制服。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向洋人学习先进军事技术,用以抵抗洋人的侵略。

4、所谓“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在今天看来,这是非常普通的主张,没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但在魏源生活的时代,这可是石破天惊之论。

5、因为当时中国古老而沉重的国门刚刚被打开,人们满脑子装的都是传统的“天朝上国”、“华尊夷卑”观念,只主张“以夏变夷”,对“以夷变夏”是想都不敢想的。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魏源不得不对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如今来自欧美的洋“夷”作一番区分。

6、在魏源看来,“师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制夷”。所谓“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战胜和制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从而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因此,如果说“师夷”体现的是魏源思想的开放性,那么,“制夷”体现的则是魏源思想的爱国性。“师夷”与“制夷”,开放与爱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彼此不能分离,更不能割裂。不“师夷”,就不可能“制夷”,但“制夷”又必须以“师夷”为前提。

8、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已使魏源初步认识到中国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落后,落后者只有向先进者学习,并奋起直追,才有战胜先进者的可能,否则,将永远落后,永远挨打,永远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蹂(róu)躏(lìn)。

9、魏源进一步指出,“师夷”有“善师”和“不善师”之分,“善师”的人,才能制服“四夷”;“不善师”的人,则被“外夷”制之。可见,“善师”与否,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那么怎样才是“善师”呢?首先,要“洞察夷情”。

10、这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用魏源的话说,要“师夷”,必先了解夷情,要了解得像对自己的桌子、床席和睡觉、吃饭那样一清二楚。而要了解夷情,就应设立译馆,翻译夷书,把西方国家的有关情况介绍给中国人。

11、在《海国图志》中,他就对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族风俗、文化教育、宗教历法等作过较为详细的介绍。其次,要重视人才。这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条件。

五、"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意思是什么

1、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向洋人学习先进军事技术,用以抵抗洋人的侵略。

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3、师为动词,即以某某为师,向某某学习;夷,即蛮夷,古时候,中原的汉族对边疆的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特指西方的洋人。长技,即先进的技术,当时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都比国外要好,唯一不如他们的就是坚船利炮,这里主要指学习西方的武器制造技术。制即制约、制服。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向洋人学习先进军事技术,用以抵抗洋人的侵略。

六、"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1、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2、师为动词,即以某某为师,向某某学习;夷,即蛮夷,古时候,中原的汉族对边疆的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特指西方的洋人。

3、长技,即先进的技术,当时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都比国外要好,唯一不如他们的就是坚船利炮,这里主要指学习西方的武器制造技术。制即制约、制服。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向洋人学习先进军事技术,用以抵抗洋人的侵略。

4、所谓“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在今天看来,这是非常普通的主张,没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但在魏源生活的时代,这可是石破天惊之论。

5、因为当时中国古老而沉重的国门刚刚被打开,人们满脑子装的都是传统的“天朝上国”、“华尊夷卑”观念,只主张“以夏变夷”,对“以夷变夏”是想都不敢想的。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魏源不得不对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如今来自欧美的洋“夷”作一番区分。

6、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的至理哲言。魏源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和巡抚的幕僚,也是当时坚决主张“睁眼看世界”的著名文人。

7、当时社会正处于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过度,礼教尚未形成,社会风气较开放,古代男女对性的态度不像后世般受礼教禁锢,所以男女表达爱情还是比较大胆,直接的。谈情说爱、男欢女爱是人纯真性情的流入,不能言其淫艳、不符礼义廉耻。

8、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9、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他搜罗人才翻译外国书刊。1842年,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起初为50卷,到1852年已有100卷,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夷长技以制夷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