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号的使用 如何正确使用双引号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2 23:26:01
一、如何正确使用双引号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它在标点符号中属于标号。一般用法有下列几种:
①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明确: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内容结束后,句号应该在双引号的里面)
②“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明确:这也是直接引用的一种,不过,“‘满遭损,谦受益’”与“这句格言”成为了同位复指,共同做了“流传”的主语,所以,双引号里的内容结束后,不需要加上其他标点)
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明确:这是一个陈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词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他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④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明确:这一句与前面所讲的例②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所引用的内容的位置,前者为“主”,后者为“宾”)
例如,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方法怎样灵活多变,无不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的。
(明确:这个语段涉及到的引用属于总分关系。“总”——“形散而神不散”;“分”——“形散”和“神不散”。所以,这里引号的作用表示着重要论述的对象)
①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明确:这里“之”字引用实际上表示的是摩形格的修辞手法,即形象化的将山路蜿蜒曲折比喻成为像“之”字)
②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明确:“足不出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脚不出家门。形容见识浅陋,视野不广。这里赋予它的特殊含义指我们的祖先,虽然处于远古时代,科学技术还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然而,他们已经能够从地球上探索出宇宙的某些奥秘)③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明确:“招牌”,原来的意思是指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营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这里的含义是指天上的各种各样的云朵,有经验的人看到它就会知道天气的情况,正所谓“看云识天气”)④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明确:这里的“聪明人”加上引号,其实是反话正说,修辞手法称之为反语。“聪明人”,既“愚笨者”)
此外,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明确:“沉默胜于雄辩”是这句话直接引用之中的引用,为了表明层次,所以,要用单引号)
再看双引号里面套用单引号的两个例子。
如:①“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萧乾《枣核》)(明确:例①单引号突出“怪哉”之虫;例②单引号突出“北海”这一地名)
1、直接引用(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包括象声词等)
2、特殊含义(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另外的意思,或产生了新的意思。比如: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3、强调意思(意思不变,引起重视)
4特定称谓(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代指某一事物或人,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等,就是起绰号。学校举行了“芬达杯”红领巾唱红歌的比赛,)
2.表示特殊含义。(具体环境中新生的意思)
3.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4.表示特定称谓。(指给事物起一个别名,特殊的名称/专业术语/简称/纪念日等。)
5.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3、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5、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6、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7、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10、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3、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14、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1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16、那”鸟有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7、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8、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19、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20、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21、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22、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23、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
罗伦博士从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脑指纹”,九十年代开始将脑指纹鉴定法引入犯罪侦查领域。“脑指纹”为专用术语。
二、单引号和双引号怎么用
1、双引号:用于一个人说的话用冒号加双引号,或者是表示一个词语特定的含义。
2、单引号:是在有双引号的句子里面才用单引号表示的。
3、单引号是指一般用于直接引用的部分或话语,当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4、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引号所标示的,是“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以便把这些话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如果所引的话中又包含有引用的话,则要采用外双内单的办法,即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5、引号还用来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如果遇到引号里面还需用引号时,同样是外双内单。例如:
6、漫画家天呈见别人买有凡高的画册,便赞叹起来,“你挑得好,你买的书好,我买不起这么好的书。我比凡高次一等,我是‘次凡高’。”
7、报纸上说:“全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到今天,请教练‘下课’已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先用双引号“”,内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单引号‘’,若再需引用,使用双引号“”,以此类推。直排仍保持双引号在外,改用‘’和“”。
9、台湾地区“教育部”:先用单引号‘’,内部如需要引用,再用双引号“”。而双引号内部又需要引用,则再用单引号,如此类推。
10、单引号多见于报刊的新闻标题中。引号有下列几种用法:
11、1)用于直接引语。注意句子中其他标点符号与引号的相对位置:逗号、句号位于引号内(这是美国用法,英国用法多置于引号外),在引语内再用引语时,可用单引号(这是美国用法,在英国用法中,单引号在外,双引号在内)。引语不止一段时,引号位于各段起始处和最后一段结尾处。
12、2)用于引述文章、文艺作品、歌曲、广播及电视节目、绘画等。
13、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14、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15、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
16、写作文时一行字的最后一格是冒号和左引号(用“表示)时,不可以拿到下一行开头。
三、双引号的使用方法有哪几种
1、双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
2、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3、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4、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③
5、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6、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
7、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8、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9、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