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帝列表 大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1-24 12:59:15
一、大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大宋朝皇帝顺序列表是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赵构、赵昚、赵惇、赵扩、赵昀、赵禥、赵隰、赵昰、赵昺。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光义(939—997年),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
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
赵祯(1010年—1063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
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
赵顼,英宗长子,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
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亶,又名赵煊。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
赵昚,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庙号光宗,在位5年。
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其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
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
南宋第六位皇帝(1264年11月16日—1274年8月12日在位),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赵孟启,又名赵孜,字长源。
庙号宋恭宗,年号德祐,在位时间1274年—1276年(总共2年)。
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
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末代皇帝,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在碙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朝战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国祚320年的宋朝至此灭亡。
二、大宋皇帝列表及简介
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_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5、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嘉_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_八年即帝位。
6、宋神宗赵顼(顼xū),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7、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_”。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8、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11子,哲宗弟。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9、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_,又名赵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10、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11、、宋孝宗赵_(_shèn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_。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_。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终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12、宋光宗赵_(_dūn1147年——1200年),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庙号光宗,在位5年。庆元二年十月三日,上尊号圣安寿仁皇帝。庆元六年八月八日辛卯(1200年9月17日)光宗崩殂于寿康宫,享年54岁,后葬光宗于永崇陵。十一月十四日丙寅,庙号光宗,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八日壬申,加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13、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是中国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宋孝宗时被封为嘉王、平阳王。宋光宗登基后,赵扩被立为太子。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宋宁宗在位30年,享年55岁。其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去世后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14、宋理宗赵昀(昀yún),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
15、宋度宗赵_(_qí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荣王赵与丙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没有儿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理宗于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宋度宗在位10年,享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16、宋恭帝赵隰(隰xí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_的弟弟,宋末帝赵_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隰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_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17、宋端宗赵_(_shì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在位2年,享年11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又有史称宋帝_。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
18、宋卫王赵_(_bǐng1272年—1279年),汉族,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赵_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6年2月,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恭帝祖母谢太皇太后因身体不适,暂居临安)。他与其兄赵_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南逃,蒙古军队统帅伯颜一心想把南宋皇室斩草除根,便遣张弘范、李恒等人追击。当时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官职,判泉州。1276年夏,赵_即位称帝,是为宋端宗,继续和赵_南逃,在元军的不断追击下,1278年,端宗因落水而染疾去世,赵_登基做了皇帝,改元祥兴。他在位时,以_山(今广东新会崖门)为据点,拜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宰相,并起用张世杰抗元,陆秀夫整顿内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南宋最终还是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_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三、大宋皇帝列表及简介大宋皇帝简介
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_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5、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嘉_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_八年即帝位。
6、宋神宗赵顼(顼xū),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7、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_”。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8、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11子,哲宗弟。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9、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_,又名赵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10、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11、、宋孝宗赵_(_shèn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_。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_。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终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12、宋光宗赵_(_dūn1147年——1200年),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庙号光宗,在位5年。庆元二年十月三日,上尊号圣安寿仁皇帝。庆元六年八月八日辛卯(1200年9月17日)光宗崩殂于寿康宫,享年54岁,后葬光宗于永崇陵。十一月十四日丙寅,庙号光宗,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八日壬申,加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13、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是中国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宋孝宗时被封为嘉王、平阳王。宋光宗登基后,赵扩被立为太子。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宋宁宗在位30年,享年55岁。其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去世后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14、宋理宗赵昀(昀yún),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
15、宋度宗赵_(_qí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荣王赵与丙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没有儿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理宗于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宋度宗在位10年,享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16、宋恭帝赵隰(隰xí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_的弟弟,宋末帝赵_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隰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_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17、宋端宗赵_(_shì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在位2年,享年11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又有史称宋帝_。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
18、宋卫王赵_(_bǐng1272年—1279年),汉族,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赵_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6年2月,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恭帝祖母谢太皇太后因身体不适,暂居临安)。他与其兄赵_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南逃,蒙古军队统帅伯颜一心想把南宋皇室斩草除根,便遣张弘范、李恒等人追击。当时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官职,判泉州。1276年夏,赵_即位称帝,是为宋端宗,继续和赵_南逃,在元军的不断追击下,1278年,端宗因落水而染疾去世,赵_登基做了皇帝,改元祥兴。他在位时,以_山(今广东新会崖门)为据点,拜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宰相,并起用张世杰抗元,陆秀夫整顿内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南宋最终还是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_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关于大宋皇帝列表和大宋朝皇帝顺序列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