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有哪些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2-02 14:02:39
一、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怎么回事
1、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可由下列事实说明: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要把固体的一部分跟另一部分分开是很困难的.液体虽然没有一定的形状,但也有一定的体积.
2、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但液体、固体很难压缩,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4、当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所受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合力为零.
5、当分子间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由二力合成知识可知,即合力方向与斥力方向相同.
6、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即分子所受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方向与引力相同.
7、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以致可以忽略了.
二、分子间作用力有哪些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哪几种
1、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分子作用力产生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2、色散力:瞬时偶极和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
瞬时偶极:由于分子在某瞬间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所产生的一种偶极。
色散力普遍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3、诱导力:由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
诱导偶极:由于分子受外界电场包括极性分子固有偶极场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偶极。
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4、取向力:由固有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
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之间:只有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具有色散力和诱导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具有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的总称。
分子间力比一般化学键弱得多,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三、分子间作用力有哪些
1、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瞬时偶极和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瞬时偶极,由于分子在某瞬间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所产生的一种偶极。色散力普遍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诱导力,由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诱导偶极,由于分子受外界电场包括极性分子固有偶极场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偶极。
2、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并且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变化更快,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变化快,表现为引力。
四、分子间作用力有哪些 分子间的作用力
1、(1)色散力:瞬时偶极和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
2、瞬时偶极:由于分子在某瞬间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所产生的一种偶极。
3、色散力普遍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4、(2)诱导力:由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
5、诱导偶极:由于分子受外界电场包括极性分子固有偶极场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偶极。
6、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7、(3)取向力:由固有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
8、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9、•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之间:只有色散力;
10、•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具有色散力和诱导力;
11、•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具有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12、分子间力(范德华力):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的总称。
13、分子间力比一般化学键弱得多,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五、分子间作用力具体是哪几种力
分子间作用力一般指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力)和氢键
(1)取向力(orientation force)
a.永久偶极(permanent dipole)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本来就不重合,始终存在着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极性分子的这种固有的偶极,称为永久偶极。
b.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一个分子带负电荷的一端要与另一个分子带正电荷的一端接近,这样就使得极性分子有按一定方向排列的趋势,因而产生分子间引力,称为取向力。
c.极性分子之间,离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取向力,即取向力存在于永久偶极之间或离子与永久偶极之间。
a.诱导偶极(induced dipole)本来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在一起,由于带正电荷的核被引向负电极而使电子云被引向正电极,结果电子云和核发生相对的位移,分子发生了变形,电荷重心分离,导致非极性分子在外电场(或在极性分子、离子)中产生偶极,这种偶极称为诱导偶极。
b.应当注意,当外电场消失时,诱导偶极就消失,分子又重新变成非极性分子。
c.由诱导偶极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诱导力。
d.诱导力不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本身之间。
a.瞬时偶极(instantaneous dipole)由于每个分子中的电子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可以发生瞬时的电子与原子核的相对位移,造成正、负电荷重心的分离,这样产生的偶极称为瞬时偶极。
b.这种瞬时偶极也会诱导邻近的分子产生瞬时偶极。
c.由于瞬时偶极的产生,引起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色散力。
d.分子的变形性越大,色散力越大。
e.色散力存在于任何共价分子之间。
总结: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统称为van der Waals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在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色散力。
a.氢键既存在于分子之间(称为分子间氢键),也可以存在于分子内部(称为分子内氢键)的作用力。
b.它比化学键弱,但比van der Waals力强。
c.定义:所谓氢键是指分子中与高电负性原子X以共价键相连的H原子,和另一个分子中的高电负性原子Y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弱的相互作用,称为氢键(X—H……Y)。
请参考:
六、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哪些
1、分子间作用有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分子间作用力按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电性的吸引力,因此考察分子间作用力的起源就得研究物质分子的电性及分子结构。
2、(1)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因此,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偶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二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相互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
3、(2)诱导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之间。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由于极性分子的影响,会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与原子核发生相对位移,产生诱导偶极,与原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相互吸引,这种诱导偶极间产生的作用力叫诱导力。同样地极性分子间既具有取向力,又具有诱导力。
4、(3)色散力:当非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每个分子的电子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经常发生电子云和原子核之间的瞬时相对位移,产生瞬时偶极。而这种瞬时偶极又会诱导邻近分子也产生和它相吸引的瞬时偶极。由于瞬时偶极间的不断重复作用,使得分子间始终存在着引力,因其计算公式与光色散公式相似而称为色散力。
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