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故事·学霸来了】李泽晖:青春恰似火,扬帆正当时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时间:2024-12-30 20:58:51
李泽晖,中共党员,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204班学生,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大学期间,李泽晖的总绩点位居专业前列,连续三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曾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省“尚德学子”奖学金,发表SCI论文两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挑战杯”省级银奖和金奖、国家级特等奖等,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
目前,李泽晖已成功考取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
“这场持久战,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
“愿你大学有所收获,有所成就!”再翻看四年前给自己写下的寄语,李泽晖感触颇深。
四年前,初入大学校园的李泽晖,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也曾对学生身份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感到迷茫。但他并没有允许这段迷茫期持续太久,而是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积极选择着眼当下,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任务。”在李泽晖看来,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的过程。在平日学习过程中,他逐渐培养起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开阔的思维方式。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如何建模、渲染、剪视频,学习如何分析数据并制图,这些都为他今后的科研和竞赛之路打下了良好基础。对于那些可以用来休闲娱乐的课余时间,李泽晖也没有完全闲着,他选择跳出舒适圈加入导学团队,在导师指导下投身科研。通过三年的努力,成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二区论文一篇,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top论文一篇,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目前,已成功考取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的他,在谈及考研备战经历时说道,“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面对枯燥的书本知识,更需要静下心来,将复习融入日常生活,将学习当成习惯。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先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积累,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给你惊喜,而你也会感激曾经坚持的自己!”
“团结,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学习之余,李泽晖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曾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省金奖、黑科技专项赛省银奖、国家特等奖等。在参赛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竞赛不是一个人的竞赛,而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在多次竞赛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作为第一负责人组建团队参加“挑战杯”比赛。当时,团队参加主赛道比赛失利,但他并未气馁,而是在与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沟通后,积极转战黑科技专项赛。在总结主赛道失利的经验教训后,李泽晖带领团队成员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修改与创新,“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的内容,亦或是一页文本的布局,我都要花上很多时间来琢磨,然后再与团队成员们一起探讨如何修改和完善,做到精益求精”。
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整个参赛过程,李泽晖带领团队成员们一起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取得了国赛特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自我进步,也实现了自我突破。李泽晖说,“这次竞赛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组长应该如何协调团队成员的关系、合理分配任务,如何给成员们坚持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比赛到最后,相较于结果,与队友们共同努力的经历更弥足珍贵。”李泽晖说,“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队伍的合理分工,而合作的关键,在于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
“厚积方能薄发”
科研之路,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李泽晖相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胜利的果实定会向你招手。
刚进入实验室的李泽晖,许多东西对于他来说都很陌生,“那时的我还是个新人,啥也不懂,只能从阅读文献和打杂开始,对于实验也是一步步摸索,遇到问题就马上请教师兄师姐或是导师。”李泽晖回忆,“我曾经也因为科研的枯燥而想过逃避,也曾因为挫折而想过退缩,但后面却都坚持了下来,并对科研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个想法的提出到实验成果的产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凝聚着科研人的汗水与心血。为了完成一个实验,做一份样品,李泽晖经常一整天都待在实验室中,甚至为了增加科研时间,他常常一有闲暇就扎进实验室里,连暑假也留校做实验,一待就是一整天。身边的朋友经常打趣他,或许实验室是除了寝室以外他最熟悉的地方。李泽晖认为,“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厚积方能薄发,才守得住芳华”。
回望大学四年,李泽晖坦言,自己一直是一名坚定的追光者,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希望自己未来的人生充满阳光,永远向上。
(学生通讯社 沈雨青 新闻中心 郝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