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高考信息

光明日报14版: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切忌“大水漫灌”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时间:2024-11-15 05:12:14

近年来,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使得做好这一群体的跟踪帮扶和不断线服务成为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该现象的出现,既受高校扩招、经济发展速度、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客观因素影响,也与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能力不完善等主观因素有关。为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帮扶工作,有必要在“精准”二字上下足功夫,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的长效机制。当前,各地各高校正积极探索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跟踪帮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跟踪帮扶工作存在供需“两张皮”等问题,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仍难以实现“早就业”“就好业”的目标。

就业需求定位不明确。按需开展就业帮扶是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前提。不同高校、不同类型、不同个体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存在差异,但实践中的就业帮扶往往无法准确识别具体群体和特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是以“大多数需求”作为普遍标准,导致就业帮扶与毕业生求职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就业帮扶举措难见效。由于缺乏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群体求职需求的深入分析和把握,就业帮扶往往采用“大水漫灌”方式,提供一揽子“大而全”的咨询指导与资源支持服务,导致就业帮扶工作浮于表面,帮扶难以切实发挥作用。

职业匹配度不高。就业帮扶“精不精”“准不准”,在于能否帮助特定群体“就好业”。然而,由于受就业需求不明确和就业考核指标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帮扶通常以满足“有业就”为目标,使得未就业毕业生难以根据自身职业倾向“就好业”,甚至可能引发学生二次失业。

为实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就业帮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须精准识别他们的就业需求,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摸清就业需求是基础。找准就业需求、明确就业靶向是提升就业帮扶效果的基础。一方面,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专职管理部门,明确其在帮扶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同时,在省级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统筹下,联合校院两级就业指导办公室,成立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管理办公室,承担这一群体的就业需求分析、就业意向调查和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构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动态数据管理平台,精准识别就业需求。由各地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协调联系民政、残联等相关单位,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询问、入户走访等方式,逐一核实、完善未就业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学历状况、技能水平等核心内容,从而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信息数据库。高校应定期开展跟踪调查和回访工作,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掌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培训意愿,动态把握其就业需求的变化。

个性化就业资源供给是关键。进行针对性的就业资源供给,实现精准帮扶,要在“实”和“细”两方面下功夫。首先,帮扶工作对象要“实”,确保“一个都不能少”。高校应建立“辅导员包人,学院包班,地方包校”的帮扶机制,组建由就业工作人员、辅导员、专业技能教师等构成的服务团队,确保所有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都能得到及时帮助。其次,就业帮扶工作开展要“实”。高校可利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明确就业援助对象的人数、需求和意向等,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实名台账,做到“一人一册”,让就业帮扶工作“看得到、摸得着”。此外,就业帮扶内容要“细”。从“服务部门配菜”转变为“毕业生点菜”,根据未就业毕业生的需求,提供“菜单式”就业服务,建立类型化、个性化的就业帮扶模式。针对缺乏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群体,高校要做好记录及持续跟进服务,开展就业观念教育与心理疏导;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待就业群体,要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等多样化就业服务;针对“慢就业”毕业生群体,政府应加快落实政策性岗位和公共部门岗位的招聘,并积极开发各类基层就业岗位,引导未就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同时,高校可结合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的发展潜力,向毕业生讲清、讲细未来发展前景,改变他们“先择业、后就业”的就业观念,引导其调整就业方向,实现“快就业”“早就业”;针对缺乏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难就业”毕业生群体,要制定个性化职业素养提升计划,提供如求职简历撰写、求职面试技巧、职场情商等方面的技能帮扶;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零就业家庭的学生以及残疾学生等优先帮扶对象,可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求职创业补贴和企业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落实就业兜底帮扶;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精准人职匹配是保障。“就好业”“乐从业”是就业精准帮扶的最终目标。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对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测评,明确他们的职业倾向。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可协同高校和互联网招聘等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优势,长线跟踪和分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动态,为他们提供与职业倾向相匹配的就业岗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用人单位,积极搭建“求职者—政府平台—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平台,实现就业和招聘信息共享,打破人才供需信息壁垒,根据未就业毕业生的需求和能力、职业测评结果等为毕业生精准匹配适合岗位,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作者:严从根,系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执行负责人)


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4/23/nw.D110000gmrb_20240423_2-14.htm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