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大学学分制详解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11 01:02:15
一、大学学分制是什么
1、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
2、到底什么是学分制?形象的说法就是,学分制如一个教育超市,学生上课像在市场选购商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自己兴趣爱好、学习潜质自主安排学习。是攻读一个学位或两个学位,提前毕业还是推后毕业,是否跨专业、跨系科选修课程都由学生自己选择,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3、我国高校为什么要实行学分制改革?主要原因是"一言堂"的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4、主要体现在:学什么课程?上哪个老师的课?学制多少年?不上课到底交不交学费?向提前毕业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在实行学分制改革前都是学校说了算。在一个信息透明、追求公平、和谐的时代,"一言堂"教学制度明显不合时宜。现行的高等教育形势要求必须进入学生"自主点菜"时代。
5、一是学分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有裨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时和课程,达到真正学有所好、学有所成。同时,学生选课、选教师使教师上课"创造"的收入一目了然,这就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6、武汉大学学生刘东梅在大学三年级时就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提前一年毕业的她告诉记者,只要修满本专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刘东梅说:"我在大一大二就选修了很多高年级的课程,大三上学期就把规定学分修满,剩下的时间就做论文和找工作。"
7、更多的同学是享受学分制带来的自主选择专业和自主选课的好处。武汉大学新闻系学生蒋乐进在毕业时选修课学分远远高于规定的学分,他说:"我从大一开始就拿着学分卡在学校到处选课,选修自己感兴趣的文学、哲学、法学等课程。学分制让我有机会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8、二是学分制整合教育资源。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是广西较早试行学分制改革学校。教师鲁娟说,学分制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过去一些学校开设课程重复,即使同一内容,在类似课程中反复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资源浪费,实行学分制后,重复课程学生可以不选。
9、三是学分制改革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规范了收费行为。以往学校通常每年只是给学生一个学费的总数,不管学生选多少课,均缴纳统一标准的学年学费,提前毕业的学生照样缴纳学费等。学分制改革后,每一个学分"明码实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这样的"明码实价"让学生心里有了底,在一定程度上也克服了高校的乱收费。
10、四是高校学分制收费对缓解当前贫困生学费难题有积极的意义。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如果选择三年修完全部学分,实质上等于减少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总费用。同样,有的贫困生可以通过延长毕业期限的办法,通过适当少修学分、半工半读的办法,来分解学费负担。刘冬梅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提前一年毕业可以省下学费3600元,一年工作下来净收入大概20000元,这样就可以为家庭节约开支23600元。"这笔钱对贫困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二、大学学分制是怎么回事
一个大学都有一个标准,,比如高等数学的学分
,而且在你毕业前,你学的这么多科。不允许有挂科的,就是说你大一把任何一科挂了你大四毕业前都得补回来。
所以我还是劝你如果上大学别挂科。大学是这么算分的打个比方
越多所学科目越难。然后班里排名会是按这个成绩进行排名(60*1.5 60*5 61*2)/(1.5 5 2)
如果你有一科挂了,你这科的分为0
但是在这个式子分母上边儿就成了0乘以这科的学分
了。但是分子下面还会除以这个挂了科的学分
,这几年下来,必须修够一定的学分
三、什么叫做绩点学分制啊
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
北京大学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他所采用的是分段绩点法,强调按分数区分绩点层次。如下:
平均绩点:(课程学分1*绩点 课程学分2*绩点 ...... 课程学分n*绩点)/(
课程学分1 课程学分2 ...... 课程学分n)
绩点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自从1985年我国开始倡导实行学分制以来,人们对学分制的讨论和研究比较多,却忽视了对绩点制的探讨,从而影响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对目前国内高校在采用绩点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与美国高校实行的绩点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种国际通行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估体制—平均学分绩点(GPA)将在北大全面实行,6月3日北大教务部研究决定,自2002级学生起,学生所学课程都参与GPA计算(2002级以前的学生,仍按各院系自己制定的规则执行),计算机将自动完成对学生成绩的GPA计算,并列入成绩单中。教务部已将这种机制写进“大学生学籍管理细则”中。
我校早在1999年起就与开始采用GPA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几年来这种方法已逐步被大家所理解、接受。平均学分绩点换算的方法为把各科成绩按绩点数乘以学分,再以总学分除之。分数成绩和绩点数的换算如下:90-100分=4.0;85-89分= 3.7;82-84分=3.3;78-81分=3.0;75-77分=2.7;72-74分=2.3;68-71分=2.0;64-67分=1.5;60-63分=1.0;60以下=0。如果一学期修了三门课,英文3学分(成绩4点)、历史3学分(成绩2点)物理3学分(成绩3点)。那么GPA是(4×3 3×2 3×3)÷9=3。
为了使GPA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务部还规定各门课程都大致符合正态分布,再次强调:各门课程最后确定的总成绩中,优秀率(85分以上)原则上不超过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应有1%-10%。各院系教务员在录入成绩之前,应对成绩分布进行检查,如偏离太远,应将成绩交院系主管教学的院长/主任,要求任课教师对成绩作出微调。另外,全校通选课、公共选修课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成绩更加应该符合学校给出的分布,这对于GPA评价的公正性尤其重要
四、学分制与学年制有什么区别吖
1、性质不同:学年制以读满规定的学习时数和学年、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以地位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2、特点不同: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一种单位。一个学分约等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实行学年制的高等学校,其学年和学时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有不同的规定,既规定一定的修业年限,又规定一定的教学时数。
3、缺点不同:学年制课程多,学生负担重,统得过死,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分制选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而易造成知识智能结构的割裂,造成学生所学专业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学年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反映,也必然服务并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共存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年制已从整体上完成了历史使命。
对于学年制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方面看到学年制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将被学分制取代,另一方面应当承认学年制曾经做出的积极贡献,并相信还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甚至可能长期存在下去。
五、大学学分制详解
1、对于学分这个问题,相信上过大学的同学都不是很陌生,如果我们的学分不够,那么我们毕业就会变得遥遥无期,针对学分,大学的学分从哪几条途径来\学分越多越好吗\这是很多同学的疑问。
2、大学专业的学分是根据各个专业不同的课程要求和其他方面进行学分分配的,一般只要分为必修、选修和课程实践环节等,具体的学分是学校给定的,学生选课时可多但不可少。
3、大学的学分从哪几条途径来?学分越多越好吗?每门课的学分并不是都相同,根据学分的要求进行课程选课即可。学分达到要求上限即可达到毕业要求。并不是学分越多越好。
4、理论上呢是一门课给了你一定的学分,比如英语4分,只要你考过了英语(不必考太高的分,考再高也是4分),体育2分,等等之类。一般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分都会高一些,而公共课和选修课的分相对较低。你必须修满了一定的学分才能达到毕业的条件。
5、别以为你可以多选些选修课而少选基础课而把总分拉高,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必修课还是逼着你去学的。学分制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在大一大二多选一些课,争取多拿学分,这样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可以少修一些,你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干自己的事。当然了,每个学期能供你选择的也不会太多。
6、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小编提醒学生们,由于中国实行学分制时间还不长,而且很多学校仅仅留于形式,所以也不要对它抱太大的希望,不过也不必担心什么,要毕业还是很简单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学分制和大学学分制详解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