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绝类弥勒翻译句子(核舟记中的“佛印绝类弥勒”中的“绝”怎么解释)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3-12-03
一、核舟记中的“佛印绝类弥勒”中的“绝”怎么解释
1、“绝”,极,非常的意思。全句意思是佛印极像弥勒菩萨。
2、《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其上的人物亦描绘得逼真而又生动,这些都无不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文笔。
3、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二、佛印绝类弥勒这一句的翻译
1、翻译:佛印极像弥勒佛,与弥勒佛没什么两样。
2、佛印绝类弥勒出自魏学洢的《核舟记》。
3、原文: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4、翻译: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
5、此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例如:写佛印是“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突出了这个出家人形象的特征,与读书人苏、黄神情不属。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6、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7、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舟记(明朝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
三、佛印绝类弥勒的绝什么意思
1、“佛印绝类弥勒”的“绝”意思是极,非常。
2、绝,拼音jué,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绝的本义是断,引申指穷尽、不再接续。用作修饰语,指已到极点的,不能再继续或超越的。再引申作副词,表示没有余地、绝对、全然,后面常跟否定词。还作形容词用,表示极少有的。
3、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以刀断丝,有的在“丝”中部加横画表示断丝。“绝”原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左部像一束丝(“糸”),右部是“刀”,整个字表示用刀将丝隔断,义为断绝。金文“绝”,在两组丝线之间加一把刀,明确表示用刀割断丝缕。
4、此句出自明代魏学洢所写的《核舟记》。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6、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7、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8、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四、佛印绝类弥勒绝类的意思
1、佛教中有一种重要的思想,即菩提心。菩提心是指一种追求解脱和智慧的心态,也是佛法修行的基石。菩提心的实现需要通过修行来达到,而绝类正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2、绝类是指通过净化心灵、断除烦恼,最终达到彻底解脱的修行方法。而佛印绝类弥勒绝类则是一种具体的绝类法门。佛印绝类弥勒绝类的核心思想是“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即心即佛,没有心就没有佛。
3、这种修行法门的核心在于关注内心,通过内心的修行来达到彻底解脱。佛印绝类弥勒绝类强调的是内心的纯净和善良,只有通过内心的净化,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此外,佛印绝类弥勒绝类还注重平等和自由,不论身份、地位、性别等因素,都可以通过这种修行法门来达到解脱。
4、总的来说,佛印绝类弥勒绝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佛教修行法门,它强调内心的纯净和善良,通过内心的净化来达到最终的解脱。这种修行法门不仅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