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正式向联合国要求改名?新名字有何深意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9 02:16:29
一、土耳其正式向联合国要求改名,为何会弃用英文名里的“火鸡”
英语是同一个词?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主要产于非洲和阿拉伯的美洲火鸡是从土耳其传入欧洲的,所以人们误以为美洲火鸡也有“火鸡公鸡”的绰号。不过真正的珍珠鸡有自己的正式名称,可怜的火鸡很久以前就叫火鸡了。火鸡(Turkey),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16世纪以前,欧洲没有火鸡。当西班牙水手将它们带到欧洲时,他们发现了火鸡的美味,并成为重要节日的主食。
然而,他们不知道这种动物来自哪个国家。他们认为遥远的伊斯兰国家都在土耳其帝国的势力范围内,所以误以为这种鸡是从土耳其传入的,取名“土耳其”(土耳其)。有意思的是,土耳其的原产地是印度,所以“土耳其”在土耳其也叫“印地语”(土耳其语是印度的意思)。土耳其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土耳其,意为“土耳其国”。世界上的英国人都把这个名字叫做土耳其。
土耳其的英文名“Turkey”和土耳其有关!火鸡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感恩节食物,但是美国没有火鸡。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我只知道火鸡是进口的,我觉得火鸡是从土耳其进口的。因此,它被称为“土耳其”。从那以后,土耳其成了英国的火鸡。据说,几个世纪以前,君士坦丁堡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商人会在这里出售非洲商品,远东的人会得到欧洲商品。
这些产品的原始名称往往是进口国伪造的。比如波斯地毯被土耳其商人改造成土耳其地毯,一只普通的非洲珍珠鸡作为火鸡公鸡出口到英国。这样的名字自然会在新世界生根发芽。火鸡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感恩节食物,但是美国没有火鸡。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我只知道火鸡是进口的,我觉得火鸡是从土耳其进口的。因此,它被称为“土耳其”。从那以后,土耳其成了英国的火鸡。土耳其(土耳其语:Trkiye Cumhuriyeti,英文:The Republic of Turkey),简称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洲和亚洲的国家,北濒黑海,南濒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和伊拉克接壤,西濒爱琴海,东邻希腊和保加利亚,东邻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其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
二、土耳其正式向联合国要求改名***新名字有何深意
土耳其希望在未来建立自己的技术独立性,不会在技术上被其他国家卡脖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也逐渐提上了日程,但是由于对航天探索的科学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在全世界上只有少数其他国家能够做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也逐渐提上了日程,但是由于目前对航天探索的科学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在全世界上只有少数其他国家能够做到。
土耳其希望发展自己的航天科技根据世界媒体发布的报告,土耳其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将一名土耳其公民送入太空当中。土耳其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国家的航天技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学习经验。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在将来同样建设一个类似国际空间站的太空平台。不过目前对于候选人的选拔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仅仅必须是拖鞋,公民同时还必须要满足四十五岁以下同时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才能够取得这项权力。
可能在上个世纪探索太空,对于人来来说还是太过于遥远。但是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逐渐发展。人类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球,尤其是欧美国家以及中国等航天大国相继开发了自己的太空平台。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在最近这十几年以来,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地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欧美国家。这是基于这一点,土耳其官方也看到了太空探索带来的种种好处。所以才迫不得已向国际空间站提出申请。
这是土耳其政府太空计划框架的一部分,土耳其正在启动将1名土耳其公民送往国际空间站的进程,送入太空的公民将有机会在无重力的太空环境中进行科学测试和实验。土耳其所有45岁以下且教育水平符合相关要求的公民均可申请这一机会,最终会在申请人中选出两名候选人接受培训。直到2023年,这两人中的一人将被送往国际空间站。
三、中国为什么要把马其顿改称北马其顿
1月11日,联合国正式成员国--马其顿共和国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议会投票,表决通过将国名由“马其顿共和国”(Republic of. Macedonia)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一、建国第一天,马其顿就陷入“我叫什么”的困惑
《论语·子路三》中,孔子的学生子路受“雇主”卫国国君委托,请教老师“将奚先”(治理国家什么是最优先事项),孔子掷地有声地表示“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认为堂堂一个国家,“名正言顺”是第一位的当务之急。
然而作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6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马其顿,似乎自建国第一天就陷入了“我到底叫什么名字”的困惑。
尽管这个年轻的国家在独立后不到两年便获准加入联合国,但国名却在联合国“花名册”上变了模样--成为拗口冗长的“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而在马其顿共和国自家,大家仍继续管自己叫“马其顿共和国”。
如今有将近140个国家和众多国际组织承认,马其顿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在国名方面却各叫各的——
133个国家和马其顿自己,管这个国家叫“马其顿共和国”;
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叫它“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或者简称之为"FYRM";
引人瞩目的是,马其顿的南邻--希腊,在称呼这个邻国时尽量回避“马其顿”这个单词,习惯于称之曰“那个北边的邻国”、“那个国家”。
问题就出在希腊身上。
▲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老城夜景,瓦尔达尔河南岸的辛塔尔区是该市的中心。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二、“虚胖帝国”走过的兴衰路
说起“马其顿”这个名字,熟悉世界历史的人并不陌生--
在古代史上“希腊”并非一个统一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或“一个世界”,在这个拥有相近文化的“世界”里,有雅典、斯巴达、叙拉古、科林斯等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
马其顿则是希腊“世界”中位于北方、以萨洛尼卡为中心的一个邦国。
希腊和波斯人开战之初,马其顿原本是波斯的附庸,但很快“倒戈”回到希腊人阵营中,并在公元前4世纪趁雅典、斯巴达两个大国争斗两败俱伤而崛起。
一代英主亚历山大大帝一度带领这个王国席卷希腊,攻灭波斯,直抵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但好景不长,这个“虚胖”的帝国“消化不良”:在亚历山大死后分崩离析被“打回原形”:
留在本土的马其顿王国在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征服,公元前146年成立了隶属于罗马帝国的“马其顿省”,公元298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马其顿隶属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成为“马其顿军区”。
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崛起,1453年消灭了拜占庭帝国,整个“马其顿军区”被土耳其吞并、占领达400多年之久。
19世纪奥斯曼衰落,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占领区出现“复国运动”,塞尔维亚王国、希腊王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相继独立,而马其顿却成了个大大的尴尬。
▲1月11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后,马其顿总理扎埃夫与议员拥抱庆祝。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三、“南斯拉夫马其顿”更名为马其顿让希腊“很不爽”
原来在漫长岁月中,马其顿成了个被戏称为“沙拉拼盘”的复杂存在:古代马其顿人都是希腊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却分成了自称“马其顿人”但分属希腊和斯拉夫文化的两大块。
而后者又分为认同保加利亚的“保加利亚斯拉夫马其顿人”和认同南斯拉夫的“南斯拉夫马其顿人”。昔日罗马帝国的“马其顿省”,则更分属于希腊、塞尔维亚王国、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四国。
在几块“马其顿地区”中,“南斯拉夫马其顿”原本是最温和、民族意识最弱的,保加利亚马其顿人曾多次“任性”,希腊马其顿人更在二战结束之初卷入希腊内战,闹出许多风波和争议。
而“南斯拉夫马其顿”却在铁托死后的南斯拉夫内战中置身事外,直到整个南斯拉夫分崩离析,才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地独立了。
这样一来,希腊就不干了:马其顿在历史上是我们希腊的概念啊,你独立叫什么不行,偏叫马其顿?难道想挖我们墙角不成?
希腊这么想也不完全是过度敏感:在那乱哄哄的年月里,的确有势力提出过“大马其顿主义”,甚至新的“马其顿共和国”也一度使用了“大马其顿主义者”的标志--维吉纳太阳旗,即有十六道金色光芒的太阳红旗。
按照相声的说法,希腊那边才是“正根儿”,因此联合国什么的都得给点面子,于是才会有FYRM这个奇怪别扭的“学名”。
马其顿共和国羽毛未丰,只得能忍则忍,在1995年把国旗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国旗上的太阳从原来的十六道金色光芒改为八道,这样就不是“大马其顿象征”了)。但希腊仍不依不饶,非逼着马其顿改名不可。
▲2018年6月,马其顿和希腊就马其顿改名一事达成协议后,马其顿民众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政府就更换国名向希腊“妥协”。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四、委曲求全改名不过是为了加入欧盟
对于希腊的咄咄逼人,马其顿国内主要右翼政党、国内第一大党“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
2018年初,希腊、马其顿两国政府在讨价还价后“各退一步”:希腊方面放弃一直坚持的、要马其顿改国名为“上马其顿共和国”主张;马其顿方面则同意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2018年6月,两国签署普雷斯帕湖协议,推动马其顿更名公投;9月30日公投结果揭晓,尽管91%的有效票数支持更改国名,但投票率却只有可怜的37%,远低于公投最低有效标准(50%),迫使马其顿政府谋求国会修宪更改过名。
在“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集体退出联合政府和抵制投票的背景下,1月11日马其顿国会惊险万状地以81票赞成、29票弃权通过更名修宪案。
在120个议席的马其顿国会,修宪案通过的最低票数是80票,更名修宪案的赞成票仅比这个“门槛”多出一票而已。
马其顿人之所以一忍再忍,说到底是为了加入欧盟、北约,尤其是欧盟,以便“搭车享福”,不再做守在豪宅边要饭吃的“欧洲乞丐”。
所以,尽管马其顿人(其实是“前南斯拉夫马其顿人”)不服不忿,但他们中大多数仍然抱着“只要能加入欧盟忍就忍了吧”的心态,满怀委屈地投下了修宪更名的赞成票。
好吧,从今往后我们不要叫那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内陆国“马其顿共和国”,而要与时俱进地称呼其“北马其顿共和国”,并祝他们心想事成了。
陶短房(专栏作家)
参考:《百度百科》马其顿改名“北马其顿”,一段横跨2000年的前尘往事
网页链接
四、国家改名需要什么条件
国家改名的条件是国会投票通过。
国家改名需要经过国会投票,国会投票通过后,其他国家承认了,联合国也自然承认了。例如2022年5月31日,时任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当天他已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一封信,请求将土耳其的外语国名改成“Türkiye”。
应土耳其的要求,联合国将土耳其的外语国名从“Turkey”改成“Türkiye”。而该国之所以选择将其外语国名更改,正是因为“turkey”一词在英语中有“火鸡”的意思,甚至在剑桥词典中被定义为“严重失败的东西”或“愚蠢的人”。这也是土耳其积极开展正名行动的原因。
其他改名的国家
1、爱尔兰-以前的爱尔兰自由邦
1937年,爱尔兰通过新宪法,更名为爱尔兰,正式成为共和国。
2、泰国-以前的暹罗
暹罗,源于梵文,1939年被泰国取代,1946年至1948年间短暂恢复为暹罗,然后正式成为泰国,至今仍保留这个名称。
3、斯里兰卡-以前的锡兰
斯里兰卡于2011年放弃了殖民名称“锡兰”,以维护其独立并消除葡萄牙和英国统治的历史残余。
4、柬埔寨
柬埔寨多年来经历了多次国名变更,反映了其复杂的历史。包括高棉共和国、民主柬埔寨、柬埔寨国和柬埔寨王国。
关于土耳其正式向联合国要求改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