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曝光,西安十大垃圾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了末尾)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3-12-02
一、西安十大垃圾学校
1、根据校友会2022年西安所有大学排名,西安综合实力最弱、排名最低的十所大学分别是: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航空学院、西安文理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学校是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
3、学校肇始于1951年创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隶属于中央燃料工业部。1958年,升本并更名为西安石油学院。1969年,学院停办改厂。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办学,隶属于石油工业部。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入选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2018年,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
4、西安美术学院建校于1949年,其前身为西北人民艺术学院二分部,1949年7月由山西临汾迁至西安市长安县,更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后历经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北美术专科学校等阶段,于1960年5月正式定名为西安美术学院,1994年学院整体迁至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
5、西安美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广纳贤才、汇聚名师,立足卓绝的延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创作了许多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
6、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美术学院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繁荣文化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发挥地域优势,突出西部特色,率先将书法和民间美术纳入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并重视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延安革命文艺、西北民族民间艺术、当代“长安画派”与“黄土画派”四大传统和绘画、书法、美术史论、中国民间美术“四大基础”教学,逐渐形成了基础雄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美术教育体系。
二、西安十大垃圾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了末尾)
1、曾经的“建筑老八校”,谁陨落了?
2、很多人记忆中的“建筑老八校”,都是哪几所高校?
3、“建筑老八校”,就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4、曾经这8所高校的土建类学科是基础最好,也是最早开办与建筑有关的专业的学校,更是最早拥有建筑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筑学学科博士点的高校。
5、然而,在房地产等建筑产业兴起的同时,这8所高校却遭受了不一样的境遇。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并入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并入到了重庆大学。不得不说,这两所建筑高校,并入到其他高校,最终的结局,还算是不错,双双拥有了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牌子。
6、那么在这8所建筑类高校中,最为没落的还要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迄今为止,这所大学既不是985工程学校,也不是211工程高校。似乎成为了“建筑老八校”中混得“最背”的一个。
7、当然,对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来说,这所高校的底蕴还是有的,但是建筑行业的兴起,却没有带动高校水涨船高,想想也是让无数人为之叹息。
8、有人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没落,是因为该校处在了西北之地的西安。因为西安拥有众多高校,因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没有获得太多的资源发展,导致一步步从优等生,转变为了差生。
9、诚然,在过去的那些年里,西安的经济水平无法与沿海许多城市相比,但是西安的底蕴却能够承载中国任何一所高校。至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没落,或许最为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了与时俱进的力量和勇气。当然,其他建筑高校也实力太强,以至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只能眼睁睁被拉开距离。
10、假设当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能够融入到其他的高校之中,那么或许当前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会发展得更好,可能拥有一个更高的平台,甚至抓住了每一次教育改革的红利,让学校得到长足的发展。
11、当然,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后悔药。这如同每一个学生长成一样,一旦错过了一个时期,那么就是真的错过了,很多时候是无法挽回的。
12、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各大高校的比赛规则再次发生变化,“双一流”的刺激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个“建筑老八校”的一分子,能否抓住机会,成功翻身一次,其实也很受许多人的期待。
13、不过,想要获得“双一流”的高校不少,尽管在建筑方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其他学校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双一流”高校名额有限的前提下,竞争的压力可想而知。
14、尤其是对于西安这样的一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在高校资源聚集的情况下,每一所高校都期待获得当地的教育资源,可以想象这其中的竞争有多么激烈。
15、综合种种原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建筑老八校”中成为了末尾,但是西安当地人却总是将这所高校与西安理工大学相比较。
16、虽然这两所高校所擅长的领域,很少有重叠的部分,但是西安当地人之所以喜欢这两所高校比较,是因为两所高校在学科优势上,几乎处在了伯仲之间。以至于有人觉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要好于西安理工大学,但是也有人的观念却恰恰相反。
17、不过,无论是西安理工大学,还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都是不错的高校,虽然这两所高校都没有入选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
18、因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虽然没落,但是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期待这所高校能够再次闪耀“荣光”!
三、西安十大垃圾大学(西安两所大学闹掰了……)
最近,因为一个地铁站名,陕西西安两所高校闹得剑拔弩张,让众多网友感觉“眼镜碎了一地”,央视网甚至评论此事“有辱斯文”……
最近,因为一个地铁站名,陕西西安两所高校闹得剑拔弩张,让众多网友感觉“眼镜碎了一地”,央视网甚至评论此事“有辱斯文”……
因为西安地铁14号线一站拟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站”,陕西科技大学强烈不满,使出“奇招”,令旗下幼儿园劝退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40名子女。
目前,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已介入,对涉事幼儿园下发《责令整顿通知书》,并联系周边3所幼儿园,确保相关幼儿平稳入托。
西安工业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位于西安北郊的大学城,校园仅一路之隔。西安工业大学教职工子女原本可以在陕西科技大学旗下幼儿园入托,可见两校以前的睦邻友好。
引发两校争端的是西安地铁14号线上的一站,其地铁口距离西安工业大学正门、陕西科技大学南门都约200米。14号线今年6月将开通,前不久,西安地铁官网发布的站名初步方案显示,这个站名称为“西安工业大学站”。
消息一出来,陕西科技大学师生非常不满意。他们认为地铁站距离自己学校也很近,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站”不合适。
两校就此事协商未果,就演变成了“神仙打架,殃及娃娃”的奇葩局面。
关于西安地铁14号线这个站名,争议的确不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近期出现了多条“建议14号线‘西安工业大学站’改名”的留言。
网友“a***”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说:“强烈建议‘西安科技大学’站改名为‘未央大学城站’或者‘学府路’站。这个站覆盖的地区很大,人口很广,取一个高校之名不够广大,也容易引起相邻学校间的矛盾。”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回应称,地铁站的命名要经初步方案研究、公众意见征集、专家研究论证、拟定方案报审等多个环节才可最终确定,并表示,网友所提出的建议已作为公众意见提交命名专家会及有关会议研究,待最终方案审定后将在市轨道集团官网公布。
这番说法颇有安抚之意,看来最终结果还须等待时日。
区区一个地铁站名,看起来不是多大的事,但对于长期居住在当地的市民来说,意义却不一般。
地铁站名首先有明确的地名指引作用,就以这件事为例,陕西科技大学师生认为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站”容易误导乘客,确实不无道理。
有人甚至想得比较远:今后陕西科技大学在向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报到地址岂不是要写“西安工业大学站”?那岂不是很尴尬?
据了解,这件事还有一个外在因素:西安马上要举办第十四次全国运动会,全运会的举办场所是西安港务区奥体中心,地铁14号线的一站正是这里。
可以想见,这条地铁通车后,全运会期间将有大量乘客通过地铁到达全运会场馆,地铁站名一旦叫出去,途中各个站点也会因为全运会提高知名度。如此看来,这一站被命名为“西安工业大学站”,同样近邻地铁站口的陕西科技大学自然有些吃亏。
不只是西安,国内不少有地铁的城市在命名上也产生过争议,例如今年前不久开通的济南地铁2号线。众多市民反映,从方特站出站之后,离方特主题公园还有好几公里,站名实在“坑人”。
很多人都想问,地铁站到底该怎么命名?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认为,地铁站点命名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交通导向原则,就是能够指示清晰的方位;
·地标性导向原则,要有标志性建筑物;
·价值导向原则,考虑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等,至少兼顾一方面。
事实上,目前全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地铁命名方式,各城市通常有自己的规则,大多数由轨道交通公司自行发布。例如,2015年上海市地名管理办公室发布《上海市市政交通设施命名规则》,轨道交通涵盖在内。
深圳和广州则为地铁站命名单独行文。2019年1月,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印发《深圳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命名规则》,其中明确规定:
第七条轨道交通站点专名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轨道交通站点专名应与站点的功能定位、层次等级匹配,具有规范性、稳定性、识别性特征;
(二)轨道交通站点专名应指位明确、易记好找;
(三)应当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整体,各层次的线路、站点名称应与整体协调;近期线路的站点名称应与远期规划线路的站点名称协调;
另外,在第九条中专门提出,“轨道交通站点专名字数宜控制在2-5个字”。关于这一特征,知乎答主Costan Lin分析认为,整个珠江三角区的地铁都有香港的刻印,而这个刻印留在命名中最明显的,就是追求站名简单,地名优先。
不过,就算专为轨道交通站点出台命名规则的深圳,也没能避免相关争议。
2020年8月深圳地铁10号线开通,其中有一站被命名为“华为”。有不少网友质疑,《深圳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命名规则》中提到,轨道交通站点专名用词,不应使用商业设施、企业、商业住宅区名称,用“华为”作地铁站名合适吗?
对此,深圳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答复:在2016年,深圳轨道交通三期规划报国家批准时,其工程站名为“华为站”,按照地名管理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未禁止用企业名称命名轨道站点名称。此后,在2017年,深圳市才颁布相关规定不得以企业名命名轨道站点。但同时《深圳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命名规则》也规定了,轨道交通线路专名应简洁、明了、易记,方便出行和运营管理,优先使用老地名命名。
经过这一番解释,深圳地铁10号线“华为”站名的议论才算平息。
地铁站的命名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事情,从初稿到最终文件的发布,地方民政部门、交通部门、轨道管理单位,以及社会学者、当地居民等都将参与其中,有些站名甚至几经易稿。
以成都为例,成都地铁站名的诞生程序大致为:
1.成都轨道集团将把相关申请、地铁线网规划等资料报市民政局。
2.民政局依据《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3.征求多方意见后,最终确定各地铁站如何命名。
4.经由市政府批复后,出台正式文件公布命名结果。
诚然,地铁站如何起名很难有标准答案,但命名该以谁的意见为主,大家都很关心。
2012年,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通车前,为其中一个车站命名为“樊家村站”还是“首经贸站”,北京市规划委曾公示命名预案,征集民意。就此,当年《新京报》做了一个调查:地铁站命名,应该听谁的?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多倾听地铁站周边居民的意见,以多数意见为准”,占一半之众(49.8%),而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3.0%)认为“多尊重争议背后的参与意识和民意精神,积极互动”,认为“由政府拍板,直接确定具体名称”的,只有5.7%。
可见在“敬畏民意”的呼声渐成主流的背景下,受访者的投票趋于理性。在一些与民众生活关联度较大的问题上,多倾听民众的意见,对于政策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都有着不小的推动力。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