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0位教授入选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时间:2024-11-30 01:14:18
3月27日,爱思唯尔 (Elsevier) 发布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 榜单。此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爱思唯尔为该榜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实现。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801人,来自496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
我校共有10位学者入选该榜单(较去年增加2位),覆盖了7个一级学科(较去年增加1个)。
基础医学院尚永丰入选生物学高被引学者;
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臧玉峰入选心理学高被引学者;
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董光恒入选心理学高被引学者;
物理学院丁一入选物理学高被引学者;
工学院金仁村入选生态学高被引学者;
数学学院秦小龙入选数学高被引学者;
数学学院宋永利入选数学高被引学者;
数学学院赵铁洪入选数学高被引学者;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汤龙程入选化学高被引学者;
外国语学院施旭入选外国语言文学高被引学者。
作者简介:
尚永丰,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多年来,在国际一流杂志如Cell、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Cancer Cell、Molecular Cell、Genes & Development等发表一系列高影响论文。其研究工作曾获“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两次(2008、2016)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曾获Eli Lilly“礼来科研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一等奖、“树兰医学奖”。指导的博士生论文在2007和2011年两度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1年,以我校为牵头单位,以首席科学家身份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可塑性调控的生物大分子网络、机制及其在诊疗中的应用”;曾多次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并受邀为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现任Molecular Cancer副主编和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连续多年进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臧玉峰,医学博士,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教授。
曾经从事临床神经外科工作14年,主要从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计算方法及其在精准定位TMS治疗和ADHD的应用研究。提出“局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等方法。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REST、DPARSF、REST-GCA、RESTplus等软件。合作发表论文200多篇,被引用约4万次,H指数83,有5篇主要作者论文被引用1805-3326次(Google学术)。共同领导多个国际多中心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合作研究。
董光恒,博士,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从事网络游戏成瘾的机制与非侵入性干预策略研究。目前已经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sychological Medicine、Biological Psychiatry,CNNI、Addiction Biology等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提出网游成瘾的认知-行为模型和相应的干预策略。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委员会委员,担任多个国际SCI期刊编委会委员。
丁一,博士,物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低维结构的物性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硅烯纳米材料、过渡金属双硫/氮化物、磷烯及相关纳米结构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工作。通过理论的角度预测发现自旋半金属、双极性磁性半导体、拓扑绝缘体等多种新型低维材料,部分理论预测现已得到实验验证。共发表SCI论文67篇,个人H因子31,有10篇论文的引用次数超过百次,单篇引用最高达到785次。
金仁村,博士,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修复生态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针对双碳背景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研发出极具特色的抗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成套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复杂水质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稳定脱氮机制与快速扩培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结果发表在ES&T、WR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发明的耐氟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方法等技术和装备,已在江苏、安徽、云南等40多个光伏电池和半导体芯片生产废水治理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的效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相关行业污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处理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学专委会等多个组织的委员以及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刊FESE等国内外多个期刊副主编和青年编委。
秦小龙,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非线性分析,最优化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近年来已在SICON、IEEE TETCI、 ESAIM-cocv、COAP、JSC、AMO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一本,获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科睿唯安同行审阅奖一项,担任多个本领域国际期刊(客座)编委工作。
宋永利,博士,数学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生物数学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无穷维动力系统的分支理论、斑图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动力系统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SIAM Journal on Applied Dynamical Systems、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Nonlinearity、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tudi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Dynamic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Physica D、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90余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2000余次。2018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2014年起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数学类)。2022年获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十余项。曾获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4)、威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3/3)、浙江省优秀数学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任美国Mathematics Review和德国Zentralblatt MATH评论员。担任国际期刊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Theoretical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和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赵铁洪,博士,数学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复双曲流形中等距群的离散性和群作用下的几何代数性质以及拟共形映射理论下的Ramanujan模方程、超几何函数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Trans. Amer. Math. Soc.、Math. Proc. Cambridge. Philo. Soc.、Pacific J. Math., Acta Math. Sci.、Rev. R. Acad. Cienc. Exactas. Fís. Nat. Ser. A Mat.、Glasg. Math J.等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多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被SCI引用3200余次,H指数30。
汤龙程,工学博士,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特种氟硅高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与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已在Mater Sci Eng R、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 Energy、Adv Sci、Chem Eng J、Small、Compos Part B、Compos Sci Technol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多篇,出版英文专著章节5篇。论文SCI总被引超过1万次(Google学术),H因子56。担任Polymers(JCR一区)、Nanomaterials(JCR一区)、Front Mater(JCR二区)等杂志编委,及Nano Mater Sci(JCR一区)和Polymers(JCR一区)等杂志Guest Editor。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材料科学领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计划技术领域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攻关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开发出多种硅基新材料和新技术,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8项,PCT专利1项,其中6项中国发明专利已经实现技术转让。
施旭,博士,外国语学院教授。
在众多著名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出版国际专著四部、国际编著三部;代表作:《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第二版)、《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创立“文化话语研究”和“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学术范式。实证研究涉及人权、贸易、城建、国防和科技。创立并主编国际期刊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ESCI检索),任多种国际期刊编委。曾在荷兰、新加坡和英国任访问学者、讲师、副教授 (Reader)、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