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如何激活广西工学院校园网账号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13 23:57:03
一、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7月成立的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和1958年7月成立的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1958年11月,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与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门 1959年9月,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原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部分迁往贵县独山,改校名为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曾用校名广西贵县轻工业学校)。1970年9月,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迁回南宁与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轻化工业学校。1978年春,在广西轻化工业学校基础上,经广西区党委批准,成立广西轻工业学院(其中,化工类专业分出成立广西化工学校)。1982年6月,广西轻工业学院普通高等教育部分迁出,中专部分成立广西轻工业学校。 1959年9月,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原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部分合并柳州、桂林、梧州三所化工学校后,恢复校名为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并于1960年7月升格为广西化工学院。同年11月,广西水利电力学院、广西邮电专科学校、广西工业干部学校等并入建立广西工学院。广西化工学院被分化组建为广西工学院的化工系和中专一部。1962年,自治区党委决定对大、中专学校进行调整,原广西工学院并入部分迁出,化工部分本科班续办至1964年毕业,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恢复办学。1970年9月,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与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轻化工业学校。1978年8月,化学工业部确定(从广西轻化工业学校分离出来的)广西化工学校为部属学校,并确定为部属重点中专。1978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化工学校恢复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校名为广西石油化工学院。1982年6月,广西石油化工学院普通高等教育部分迁出,中专部分成立广西石油化工学校。1984年,广西石油化工学校更名为广西南宁化工学校。 2003年5月,经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广西轻工业学校、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合并组建广西工业技术学校。2003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大专学历),定校名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1233.3亩,建筑总面积253205.37㎡,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大楼132904.52㎡。现有固定资产1.6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937万元。另外,2005年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学院获得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项目,总值365.1万欧元(按现价折合人民币3066万元)。2009年拥有纸质图书33.68万册,电子图书600GB。拥有6个校内实训中心18个校内实训基地,共104个实验实训场所77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
2009年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9200余人。有教职工525人,专任教师401人,兼职教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师236人,按教学工作量折合为154人,教师总数55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51人(不含高级讲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7%。青年专任教师200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4人,占青年教师总数的42%。目前学院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人数256人,其中193人具有“双师”素质,占75.4%。有教育部2006~2010年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机械职业教育模具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其他各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人。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171项,其中,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3项,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41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0项,中国教育学会课题1项,院级科研立项113项,获省级奖励的教研科研成果92项;教师编写著作和编写出版的高职类专业教材152部,其中担任教材主编47部、副主编18部,主审教材21部,参编教材63部;教师自编特色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共154本;教师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7篇,其中被SCI收录7篇,EI收录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4篇;获国家专利5项.
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辅。设有石油与化学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管理科学系、汽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礼堂工程系、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部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类、汽车类、化工技术类、食品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等17个专业类别的44个高职专业。有“十一五”期间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门(有机化学、甘蔗制糖工业分析、高等数学、MAYA动画技术、51系列单片机及汇编编程)。所设置的主体专业涵盖了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十四个千亿元产业中食品、汽车、石化、电力、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生物等十二个千亿元产业。其中,化工、轻工类专业是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学院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打造的制糖、食品、造纸、石化、机械、电子等专业群,将重点为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截止至2009年,学院与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沈阳化工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场汉工程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联办函授成人教育,与美国半岛学院、新加坡亚太商学院、新西兰旅游观光学院、越南清化省清化市兴盛股份公司技术培训——高技中心等国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学院为中国糖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设有科研机构“广西糖业研究发展中心”,是广西糖业教学、科研的基地之一。设有中国化学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中国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糖业南宁培训中心,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培训机构,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Autodesk授权培训中心,以及专门培训危险化学品产销、电工、制冷、焊接等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培训机构,各类培训专业(工种)共76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轻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证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的考试点,计算机ATA特许授权考试站,有鉴定资格的职业工种38个,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84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5人.
截止至2009年,学院党委多次被评为自治区经委及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公寓。学院连续四年获得自治区经委直属院校绩效考核“优胜杯”(该项绩效考核总共开展了四年);获得2005、2007、2008、2009年度“全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2007、2008、2009年度“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先后获得“第二届、第四届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直属机关文明单位”、“自治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园林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南宁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广西理工大学是几本
二本的广西理工大学的前身——广西工学院位于广西工业经济中心--柳州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校园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是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级“安全文明校园”及柳州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单位”。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00余人,教师中拥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250余人,博士、硕士近200人,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还从校外聘请了一批教授、专家为兼职教授。
学院现设置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管理系、财政经济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社会科学系、艺术与设计系、鹿山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及社会科学部、体育系(体育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研究生院等12个系, 3个二级学院,4个教学部;设有公共事业管理、英语、车辆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等32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七大学科。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高职、留学生12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5000多人。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图书馆藏书151.5万册,建有现代化的语音教室、外语发射台、多媒体电子教室等教学设施。此外,学院与柳州市有关企业联合建设有汽车性能、汽车车身、食品工艺学等10多个设备先进的校外专业教学实验室和39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保障。学院设有激光技术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所、数控―激光一体化研究中心等10多个科研机构,近年来,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重点攻关项目等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项目取得了突出成果。学院公开出版有《广西工学院学报》、《广西工学院院报》。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公寓均安装程控直拨电话。晨光文学社、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公关协会、书法协会等学生社团和大学生艺术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舞台。学生连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化学论文与设计”竞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均取得良好成绩。学院还设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面向社会)、“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联合考试考点”(面向在校生)以及“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点”。计算机校园网紧密连接世界,任凭师生员工在信息的天空翱翔。学院对外交流活跃,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等10多所国外高校有广泛的教育合作关系,每年选派教师到美、俄、日、德、爱尔兰等国家出访研修,长期聘请外籍文教专家来院任教,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访问、讲学,还与国内外十几所重点高校有着广泛的教育、科技协作关系,设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柳州工作站”,与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1994年,由柳州市人民政府、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发起成立广西工学院董事会,目前有董事单位44家,校企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迈进新的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学院在教育教学、内部管理体制、后勤社会化等方面锐意改革,正以昂扬的姿态,朝着改革发展的目标――建成广西理工大学而阔步前进!
成立时间:1958年
校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东环路268号(邮编:545006)
三、如何激活广西工学院校园网账号
登录uss.gxut.edu.cn自助系统--------用原来发的那个校园网账号登录-----点击选择账号激活功能----输入原来发的那个校园网账号密码----输入新买的临时账号账号----输入新买的临时账号密码-----确认激活----以后就可以用临时账号直接登录校园网了。
广西科技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试点城市——柳州市,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直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2013年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确定为2013-2018年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以工为主,包含工、管、理、经、文、法、艺术、教育、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学校。
该
校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广西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82年合并广西轻工业学
院、广西机械工业学院、广西石油化工学院,1985年从南宁迁至柳州办学。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柳州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14年5月,该校有东环、柳石和柳东(规划建设中)3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700亩;设16个
二级学院,30个部、处(中心),4个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有64个本科专业和8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区、市)招生,有全日制
本、专科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5000余人。
截至2014年5月,该校共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40多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4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近900人。
教师队伍中有全国模范教师、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广西八桂名师、博士生导师、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广西卓越学者、广西青年科技奖者等。
有广西高校优秀教学团队6个(高等数学教学团队、电子设计与实践教学团队、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
业教学团队、基础护理学教学团队等)。车辆工程设计、制造及控制技术”团队成为广西高校首批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与制造创新研究团
队”获得自治区级立项建设。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5月,该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
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财经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
院、继续教育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公共数理教学部、公共文化艺术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独立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4个教学部。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5月,该校共有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等3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2013年,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等3个一级学科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支撑学科。
自治区重点学科
车辆工程、企业管理、生物化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经济学
自治区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生物化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5月,该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10个,广西高校特
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9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纺织工程、物流管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自治区精品课程21门,自
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工程训练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生物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自治区级示范
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广西科技大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中央财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与企业共建国家质检总局
检验中心、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1个。2000年,广西科技大学被教育部批准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近两届获广西教学成果
奖34项,其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
截至2014年6月,该校有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
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9个,与企业共建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广西高校协同创
新中心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7个,校级研究所14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智能计算与分布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车辆强度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糖资源
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机械制造系统可靠性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预应力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工业过程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智
能计算与分布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高校制造系统仿真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校企共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广西铟锑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汽车车身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商用车驾驶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工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预应力机具工程研究中心
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9个):工程机械零部件研发中心、茧丝绸技术重点实验室、铟锑锡材料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预应力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广西商用车驾驶室研究中心、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促进中心、车辆动力学与新能源重点研发中心、汽车零部件检测服务平台
广西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土方机械协同创新中心、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重点实验室(7个):机电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车辆NVH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管理科学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与发展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14个):新能源汽车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所、战略与决策研究所、高速转子动力学研究
所、新材料先进制备技术研究所、发酵工程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嵌入式应用与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话
语应用研究所、非线性科学研究所、电子技术研究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该校还与自治区社科联共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与柳州市、企业共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是“广西汽配联盟技术转移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