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英译?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目录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12 15:10:11
一、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内容简介
“专题概说”彰显各讲专题的渊源、流变、地位和影响,有助于学习者加深对中华文明史文献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各讲主题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
“经典英译”对原文和经典译文进行了精当的讲解和评析,可使学习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典籍的文体特点,考察其译法得失;
“翻译练习”根据各讲专题精选练习篇章,并通过翻译提示和精要点拨说明翻译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习者通过翻译实践,在习作中融会贯通。
二、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目录
绪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部分中国文化典籍及英译概论
第二部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理论与技巧
第一讲上古神话
一、神话概说
二、经典英译
女娲补天(刘安)
三、翻译练习
后羿射日(刘安)
蚩尤轶闻(任防)
第二讲先秦寓言
一、寓言概说
二、经典英译
画蛇添足(刘向)
三、翻译练习
杞人忧天(张湛)
吕梁丈夫(庄子)
第三讲诗经风雅
一、诗经概说
二、经典英译
诗经·国风(选三)
三、翻译练习
国风(选二)
小雅·鹿鸣
周颂·清庙
第四讲楚辞悲歌
一、楚辞概说
二、经典英译
楚辞(节选)(屈原)
三、翻译练习
楚辞(节选)(屈原)
第五讲道德之宗
一、老子概说
二、经典英译
道德经(选四)(老子)
三、翻译练习
道德经(选四)(老子)
太极图说(节选)(周敦颐)
第六讲庄周论道
一、庄子概说
二、经典英译
庄子(选二)(庄子)
三、翻译练习
庄子(选三)(庄子)
第七讲孔丘论语
一、儒家概说
二、经典英译
论语(选九)(孔子)
三、翻译练习
论语(选六)(孔子)
中庸(节选)(子思)
第八讲人性探源
一、人性概说
二、经典英译
孟子·公孙丑上(人有四端)(孟子)
荀子·性恶(节选)(荀子)
三、翻译练习
原性(节选)(王安石)
大学(孔子)
福乐智慧(第六章)(优素甫)
第九讲名家论坛
一、名家概说
二、经典英译
公孙龙子·名实论(公孙龙)
三、翻译练习
公孙龙子·白马论(公孙龙)
苟子·正名(节选)(苟子)
第十讲兵家谋略
一、兵家概说
二、经典英译
孙子兵法·计篇(孙武)
三、翻译练习
孙髌兵法·奇正(孙膑)
第十一讲史学绝唱
一、史记概说
二、经典英译
史记·管晏列传(节选)(司马迁)
三、翻译练习
史记(选二)(司马迁)
蒙古秘史·卷十一(节选)
第十二讲文学传记
一、传记概说
二、经典英译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三、翻译练习
桃花源记(陶渊明)
大人先生传(节选)(阮籍)
第十三讲文心文论
一、文论概说
二、经典英译
典论·论文(节选)(曹丕)
文心雕龙(节选二)(刘勰)
三、翻译练习
典论·论文(节选)(曹丕)
文赋(节选)(陆机)
第十四讲盛唐诗歌
一、唐诗概说
二、经典英译
五言古诗·月下独酌(李白)
七律·登高(杜甫)
酬张少府(王维)
三、翻译练习
宿建德江(孟浩然)
出塞(王昌龄)
问刘十九(白居易)
第十五讲诗品诗话
一、诗品概说
二、经典英译
诗大序(节选)
诗品(选二)(司空图)
三、翻译练习
诗式(节选)(皎然)
沧浪诗话(节选)(严羽)
诗品(选二)(司空图)
戏为六绝句(选二)(杜甫)
第十六讲唐宋散文
一、散文概说
二、经典英译
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
醉翁亭记(欧阳修)
三、翻译练习
师说(节选)(韩愈)
岳阳楼记(范仲淹)
石钟山记(节选)(苏轼)
第十七讲书谱书论
一、书谱概论
二、经典英译
书谱(节选三)(孙过庭)
三、翻译练习
书谱(节选二)(孙过庭)
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陆羽)
草书歌行(李白)
第十八讲禅宗智慧
一、禅宗概说
二、经典英译
大乘止观法门(节选)(慧思)
六祖坛经·定慧品(节选)(惠能)
三、翻译练习
六祖坛经(选二)(惠能)
第十九讲两宋词章
一、宋词概说
二、经典英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三、翻译练习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
第二十讲元曲杂剧
一、杂剧概说
二、经典英译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节选)(关汉卿)
西厢记·惊艳(节选)(王实甫)
三、翻译练习
散曲(选二)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第一)(选二)(李渔)
第二十一讲明清小说
一、小说概说
二、经典英译
红楼梦(节选)(曹雪芹)
三、翻译练习
西游记·猴王出世(吴承恩)
水浒传·武松打虎(施耐庵罗贯中)
三国演义·开篇词(杨慎)
红楼梦·“好了歌”解(曹雪芹)
第二十二讲翰墨丹青
一、书画概说
二、经典英译
画语录(选二)(石涛)
三、翻译练习
画语录(选二)(石涛)
小山画谱(节选)(邹一桂)
第二十三讲历代书信
一、书信概说
二、经典英译
答谢民师书(节选)(苏东坡)
致弟书(节选)(郑燮)
三、翻译练习
与山巨源绝交书(节选)(嵇康)
与元微之书(节选)(白居易)
与十二侄(节选)(欧阳修)
第二十四讲文明演进
一、新学概说
二、经典英译
论语注·“公羊三世”说(节选)(康有为)
孙文学说(节选)(孙中山)
三、翻译练习
清代学术概论(节选)(梁启超)
摩罗诗力说(节选)(鲁迅)
附录中国历代文化要籍篇目(汉英对照)
主要参考书目
三、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介绍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本书是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专业选修课教材。全书共二十四讲,按历史顺序安排选材,内容涵盖中国文化史中的上古神话、先秦诸子、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剧散曲、明清小说、文人书信等各个方面,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训练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教材。《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结合题材和体裁特点,以“专题概说”、“经典英译”和“翻译练习”三部分组织每一讲的翻译教学,结构清晰明了。
四、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
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
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
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好了,关于典籍英译和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目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