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长网高考试题 哪里可以找到历年高考文综试卷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6 15:07:14
一、浙江高考2024使用全国几卷
四川何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刚刚,有了最新消息!
(图据川观新闻)
另据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账号12月11日转发四川日报的消息:“从2022年开始,四川省普通高中将开始使用新教材,202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面临“3 1 2”高考新模式。”
(图据人民资讯)
从2022年开始,四川省普通高中将开始使用新教材,202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面临3 1 2”高考新模式。12月10日,“推进双新实施建设学科高地"研讨会在成都七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一线校长教师齐聚成都,围绕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发展展开讨论。专家表示,课堂是“双新”改革的主阵地,今后,学生应该成为课堂上最勤奋的人,而不是老师从头到尾“唱独角戏”。
下面给大家讲解新高考“3 1 2”模式中的赋分制,帮助明年新高一学生及家长提前了解,为选科做准备!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赋分制的含义
新高考下实行等级赋分,让选择同一科的同学进行对比,然后赋分,这样有利于解决因试题难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
大家首先注意两点:
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2.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
具体换算过程:
1.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例1
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例2
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2.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例1
假设小淘同学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政治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2~61】,
则小淘同学政治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那么小淘同学赋分后分数为:
解得,T≈80.33;四舍五入后小淘同学政治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80。
例2
假设小淘同学地理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地理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8~75】,
则小淘同学地理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小淘同学考了B等级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
所以小淘同学地理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71。
关于赋分制的其他问题
Q:
为什么要采取等级赋分制?
等级赋分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如果以原始分呈现考试成绩,会带来学科间不公平问题;等级呈现方式则使得不同学科考生因等级划分而保持了成绩相对均衡,学科间试题难易差异等不公平因素可以被较好消除,使得不同科目之间成绩可以相加。
Q:
高考选考科目可以知道卷面的原始分数吗?
高考公布的分数为赋分之后的分数。
Q:
赋分和选考人数有关吗?选考人数越多越容易被赋分?
考虑赋分因素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类情况︰学霸选考越集中,成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试题难易程度:试题难度越简单,学霸区的炮灰就会越多。试题越难,学霸越容易和其他人拉开差距,考上名校。赋分模式下,选择人数越多,赋分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会越大。总而言之,赋分制度下不仅要求考生考虑自身的成绩,还要考虑本省其他竞争者的成绩。
Q:
赋分制下,如果某一门选考人数特别少怎么办?
这一现象在首批试点的浙江省有出现,采取的措施为设置最低保障基数,当选考人数少于“基数”时,则按照基数人数进行赋分。
Q:
新高考改革下,考生交白卷也有60分的成绩?
新高考改革采取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30分,如果考生交白卷,实际卷面成绩0分,选科目成绩被排到E等级。那么在等级赋分后,任选科目每科最少也有30分会被计入总成绩,两门任选科目即60分。
Q:
新高考改革,选择纯文组合,除了专业选择受限,赋分会吃亏吗?
纯文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偏低,但是赋分的高低主要跟排名有关系,考生如果文科排名很靠前,也有被赋予高分的可能。
Q:
新高考有赋分,大学录取的分数线会提高很多吗?
不一定,决定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因素是考生的投档人数,招生计划等因素,新高考中虽然实行了赋分,但是是所有学生都参与赋分,形成的高考总成绩是不影响录取分数线的。
Q:
考生考多少分才能被赋满分?
新高考改革选择等级赋分制,赋分主要看排名,考生排名在前1%,基本上都可以被赋予满分。
Q:
新高考实施赋分制,赋分制的合理之处体现在哪?
一是解决了选考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的问题;
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需求。
Q:
历史类考985 211的分数,会比物理类的高吗?
不一定,具体的要看每个学校的专业实力,投档人数,招生计划等因素。
Q:
影响考生赋分成绩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考生赋分成绩的因素包括学生排名、选考学生层次、学科及试卷的难易程度、选考人数等。
Q:
为什么新高考后很多文科生考高分?
以往文科因此题目较主观的原因,很难得高分或满分,但赋分之后,将成绩分布在各个区间,成绩整体比以前高。
Q:
选择冷门学科,在赋分上是不是更占优势?
赋分的高低主要受考生排名的影响,选考人数越多,赋分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会越大,冷门学科选考的人数可能较少,但是能不能被赋予高分还是看考生的实际排名,是否有优势无法准确衡量。
9月15日,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七省(区)发布了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七省(区)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1个省份分四批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七省(区)自2021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年高考不分文理,实施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
根据公开消息,还未进行高考改革的省区有: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宁夏。
其中,陕西明确将于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实施新高考。
和今年9月七省(区)公布的新高考实施方案一样,四川也将采用“3 1 2”模式。即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750分。其中,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历史、物理2选1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选2,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各省份分阶段稳步推进。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并在2020年迎来首批“3 3”模式的新高考考生。2018年,第三批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采用的是“3 1 2”模式,并在今年迎来新高考首考。根据《中国教育报》消息,2021年是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同步推进的一年。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实施,意味着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多元的考试选择,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由于是新政策,很多家长朋友并不清楚3 1 2高考制度如何实施、等级赋分制如何折算、志愿如何填报及录取等。
高考是关于孩子一生命运的大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高考政策,下面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长图。
以安徽为例,高考综合改革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从2024年起普通高校将按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录取学生。
来源:川观新闻、人民资讯、中国教育在线、自主选拔在线等。
声明:“成都名校初升高”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处理。
二、高考试卷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数学试题(文史类)
本试题卷共4页,三大题21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黑水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则
A. B.
C. D.
2.若向量,则2a b与的夹角等于
A. B. C. D.
3.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满足,则=
A. B. C. D.
4.将两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另一个顶点是此抛物线焦点的正三角形个数记为,则
A. B.
C. D.
5.有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区间内的频数为
A.18 B.36
C.54 D.72
6.已知函数,若,则x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7.设球的体积为,它的内接正方体的体积为,下列说法中最合适的是
A.比大约多一半 B.比大约多两倍半
C.比大约多一倍 D.比大约多一倍半
8.直线与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点有
A.0个 B.1个 C.2个 D.无数个
9.《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A.1升 B.升 C.升 D.升
10.若实数a,b满足,且,则称a与b互补,记那么是a与b互补的
A.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一题两空的题,其答案按先后次序填写,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
11.某市有大型超市200家、中型超市400家、小型超市1400家。为掌握各类超市的营业情况,现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应抽取中型超市__________家。
12.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为__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
13.在30瓶饮料中,有3瓶已过了保质期,从这30瓶饮料中任取2瓶,则至少取到1瓶已过保质期饮料的概率为_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14.过点(—1,—2)的直线l被圆截得的弦长为,则直线l的斜率为__________。
15.里氏震级M的计算公式为:,其中A是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最大振幅,是相应的标准地震的振幅。假设在一次地震中,测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是100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为0.001,则此次地震的震级为级;9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5级地震最大振幅的倍。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设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的周长;
(II)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正数的和等于15,并且这三个数分别加上2、5、13后成为等比数列中的、、。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点E在侧棱上,点F在侧棱上,且,.
(I)求证:;
(II)求二面角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时,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
(I)当时,求函数v(x)的表达式;
(II)当车流密度x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单位:辆/小时)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1辆/小时)。
20.(本小题满分13分)
设函数,,其中,a、b为常数,已知曲线与在点(2,0)处有相同的切线l。
(I)求a、b的值,并写出切线l的方程;
(II)若方程有三个互不相同的实根0、、,其中,且对任意的,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平面内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非零常数m的点的轨迹,加上、A2两点所成的曲线C可以是圆、椭圆或双曲线。
(Ⅰ)求曲线C的方程,并讨论C的形状与m值的关系;
(Ⅱ)当时,对应的曲线为;对给定的,对应的曲线为,设、是的两个焦点。试问:在上,是否存在点,使得△的面积。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A卷:1—5ACDCB 6—10ADBBC
B卷:1—5DCABC 6—10ADBBC
二、填空题: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1.20 12.17 13. 14.1或 15.6,1000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解斜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基本运算能力。(满分12分)
解:(Ⅰ)
的周长为
(Ⅱ)
,故A为锐角,
17.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基本运算能力。(满分12分)
解:(Ⅰ)设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正数分别为
依题意,得
所以中的依次为
依题意,有(舍去)
故的第3项为5,公比为2。
由
所以是以为首项,2为以比的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Ⅱ)数列的前项和,即
所以
因此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18.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和二面角的求法,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2分)
解法1:(Ⅰ)由已知可得
于是有
所以
又
由
(Ⅱ)在中,由(Ⅰ)可得
于是有EF2 CF2=CE2,所以
又由(Ⅰ)知CF C1E,且,所以CF平面C1EF,
又平面C1EF,故CF C1F。
于是即为二面角E—CF—C1的平面角。
由(Ⅰ)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即所求二面角E—CF—C1的大小为。
解法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由已知可得
(Ⅰ)
(Ⅱ),设平面CEF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
即
设侧面BC1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二面角E—CF—C1的大小为θ,于是由θ为锐角可得
,所以
即所求二面角E—CF—C1的大小为。
19.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最值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解:(Ⅰ)由题意:当;当
再由已知得
故函数的表达式为
(Ⅱ)依题意并由(Ⅰ)可得
当为增函数,故当时,其最大值为60×20=1200;
当时,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在区间[20,200]上取得最大值
综上,当时,在区间[0,200]上取得最大值。
即当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车流量可以达到最大,最大值约为3333辆/小时。
20.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以及函数与方程和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满分13分)
解:(Ⅰ)
由于曲线在点(2,0)处有相同的切线,
故有
由此得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
(Ⅱ)由(Ⅰ)得,所以
依题意,方程有三个互不相同的实数,
故是方程的两相异的实根。
所以
又对任意的成立,
特别地,取时,成立,得
由韦达定理,可得
对任意的
则
所以函数的最大值为0。
于是当时,对任意的恒成立,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20.本小题主要考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运算的能力,以及分类与整合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满分14分)
解:(I)设动点为M,其坐标为,
当时,由条件可得
即,
又的坐标满足
故依题意,曲线C的方程为
当曲线C的方程为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当时,曲线C的方程为,C是圆心在原点的圆;
当时,曲线C的方程为,C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当时,曲线C的方程为 C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II)由(I)知,当m=-1时,C1的方程为
当时,
C2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对于给定的,
C1上存在点使得的充要条件是
由①得由②得
当
或时,
存在点N,使S=|m|a2;
当
或时,
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N,
当时,
由,
可得
令,
则由,
从而,
于是由,
可得
综上可得:
当时,在C1上,存在点N,使得
当时,在C1上,存在点N,使得
当时,在C1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N。
三、哪里可以找到历年高考文综试卷
全国卷2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
2006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1990-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1994-2004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word版) 1988-2004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1990-2004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2-200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语文(pdf版) 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数学(pdf版) 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物理(pdf版) 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化学(pdf版) 1950-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英语(pdf版) 1952-1993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生物(pdf版) 1951-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政治(pdf版) 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历史(pdf版)
关于中国校长网高考试题,哪里可以找到历年高考文综试卷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