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高考信息

化材学院生物质仿生智能研究团队在《NatureMaterials》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时间:2024-06-18 20:48:36

2月28日,化材学院生物质仿生智能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IF=41.200)发表了题为《粉末材料纤维化》(《Fibration of Powdery Materials》)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开发了粉末材料无损成型技术,为初级粒子和宏观应用之间架起一座通用、强大和非破坏性的微纳纤维桥梁。

粉末作为离散单元的集合体,具有无限的纳米结构和应用可能性,在工业和实验室的第一手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要使粉末可使用,必须将其加工成一定的宏观几何形状,如块状、线状或膜状,以获得结构机械性能。目前,烧结、成型、压制、挤压和涂覆等工艺是将粉末塑造成各种宏观材料的成熟技术,由于加工过程中颗粒的团聚和变性以及精致结构的损伤,无论粉末设计得多么完美,粉末颗粒的原始纳米结构一般都会在最终材料中消失。随着现代科技进入纳米时代,当传统材料缩小到纳米尺度时,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叹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加工技术很少能将这些精心设计的纳米效应很好地保留到最终材料中。

虽然将粉末无损加工成具有丰富结构和功能可能性的宏观材料,具有不可估量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但传统加工技术无法便捷实现。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通用的纤维化方法,以二维纤维素为媒介,将各种粉末材料加工成微/纳米纤维,在为颗粒提供结构支撑的同时,保留粉末自身的特性和结构。研究发现,自收缩力驱动承载颗粒的纤维素皱缩并卷成纤维,这一温和的过程可防止粉末颗粒聚集和结构损坏,该研究技术能够为宏观材料创建一个纤维状构件库,为医疗、环境、防护、催化、能源相关、航空航天、光电材料、食品工程和日用品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丰富的材料平台和无限的可能性。

化材学院教师王汉伟、华中科技大学曾诚、化材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超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农林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4-01821-3

(化材学院 谢秀琴)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