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师大人】亚运干将夜归人担当作为好干部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时间:2024-01-29 21:32:23
“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日前,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对在全省各条战线干部中涌现出的100位担当作为先进典型予以表彰,我校公共事务管理与校园建设处副处长、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场馆群运行团队场馆设施运维副主任郑华福榜上有名。
曾荣获杭州市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和重大项目政府嘉奖的郑华福,与基建打交道已经20年了。三大校区179万平方米、172幢楼宇的基本情况、运维现状早已刻在他的脑子里,每个校园建设的工作现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身为“基建老兵”,郑华福没有寒暑假,手机也保持24小时开机,他要求自己紧急事项10分钟到达现场处理,一般事项30分钟响应解决。
2017年全国学生运动会塑胶跑道改造、火炬塔建设,2018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 “杭州八分钟”排练保障任务等,都有他身先士率、冲锋在前的身影。
而身为“亚运新人”,他每天和时间赛跑,跟困难较量,向品质看齐,以强烈的使命感,高标准、高效率做好亚运筹办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大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攻坚克难,为亚运盛会贡献青春力量
在杭师大亚运排球馆里,29.7米的挑高,显得场馆格外通透。116盏智能照明控制的照明灯,将场馆照得透亮。8033座席,共有三层,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看台上,蓝、黄、灰、橙四色搭配,非常符合“大学体育馆”的青春活泼气质。“虽是‘续建场馆’,可我们的目标是争创一流的智慧场馆。”郑华福接下亚运排球决赛场馆建设运维任务时,在心里默默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郑华福在灯光控制室,指导UPS(不间断电源)安装
亚运场馆建设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如何高质量完成,是亚运场馆建设者们面临的重大考验。郑华福与团队一起,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案,从政策面入手,破除瓶颈,多方面协调,橄榄球场和排球馆两个场馆建设均被列入杭州市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项目,排球馆改造提升项目,从拿到初步设计批复,到总承包开工建设,仅用了2个月时间,就顺利实现了开工。
然而,让郑华福没有想到的是,框架结构刚竣工,施工单位就因资金困难导致无法正常进行装修施工。如果施工暂停,就立即面临资金清算、重新招标,进而导致项目延期。郑华福急得睡不着觉,可“节点目标不能变,也不会变”的决心也同时出现在他脑海里。
如何破解难题?他决定马上行动:统筹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继续使用这家施工单位,同时提供预付款支付比例、安抚材料供应商,并在相关部门监督下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最终,杭师大排球馆于2021年3月竣工,同年4月通过大屏、升旗、时钟系统的体育工艺检测,6月通过所有体育工艺检测,7月通过消防验收,并获得了亚运重点项目立功竞赛二等奖。今年6月,他还带领团队高水准改造了排球馆两侧大屏,较好地提升了女排决赛馆视觉效果。
值得一题的是,他还严把场馆建设材料质量,小到一颗螺丝钉,也都亲自把关,在他带领下,杭师大亚运场馆所有用到的材料,品牌、产地、生产批次,全部做到可追溯到源头。此外,他亲自参加并还通过每周监理例会及技术问题解决会、日报制度,落实精细化管理,推进问题解决,推进工程进度。
走在前列,以实干实绩实效诠释使命担当
“草儿为什么这么绿?”这是探馆杭师大亚运橄榄球场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也是“亚运新人”郑华福在亚运场馆改造中比较满意的一项“作品”。这块长约110米、宽约73米的草坪是7人制橄榄球场地的核心,更是郑华福改造运维场地“发力”最多的地方。“看得见的草,看不见的生态系统。”郑华福解释道,“草长得绿长得好,主要归功于地下看不见的三层生态结构:透水层、基层、面层。其中透水层由厚1.2米左右的碎石子构成,石子上面布满了排水管。基层是30公分的水洗河沙。最后再在上面种草。”而亚运“绿色理念”背后,检验的是草坪的平整度、坡度和排水量。
“万一比赛遇到雨天,草坪上不能有任何积水,即便是下暴雨,15分钟内必须完全渗下去,所以透水性必须好。”据郑华福回忆,他是带着3名同事用“笨办法”边学边做的:五月梅雨天连续一周测试透水层的排水量,直到确认完全符合赛时标准。“场地设施标准不能变!”他说。最终,他关于保留原草坪透水层施工的方案得到亚组委专家一致认可,减少了将近15000立方碎石的外运及回填工作量和大额资金消耗。不仅如此,他还在测试检验完全合格的基础上,将主体育场更换下来的变压器等设备调整到热身场地高配房,两个场馆建设节省了近1000万元。同时,他还在工程建设中推行“样板先行”工作机制,在大面积的施工开展之前,先做一小块“样板”,由监理、设计、建设等单位确认后,再按照样板大面积铺开,杜绝大规模返工造成的材料浪费。
除了“绿色”“节俭”,“智能”也体现在他的工程建设中。在橄榄球场周边6根近50米的高杆灯和主席台顶马道上的一排灯管,都是郑华福精心设计的智慧照明。“智能调光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照明需求,既智能、又节能。”郑华福笑称,“什么样的活动给什么样的光。”
而亚运橄榄球场的改造提升工作也于2020年12月30日完成,项目整整比亚组委要求提前了三个月,也成为全省亚运场馆中第一个通过竣工验收的场馆。
环境育人,着力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
凌晨2点、户外零下十多度的低温,对郑华福和团队3名工作人员来说是个考验。夜深人静才听得清楚深埋地下2米深的管道哪里出现堵塞、哪里有漏水。为了第一时间精准排查空调管道问题,郑华福带着听漏设备守候在恕园3号楼和4号楼连廊,侧耳细听到底哪里有流水声。尽管脸颊冻得通红,睫毛和发梢都结了霜,但根本顾不上擦。“我就想着早一刻排查出管道堵塞问题,让老师学生们早一刻用得上热空调。”郑华福说。从师生报送维修信息,到解决处理完成,用时整整5天,郑华福就几乎连轴工作了5天。
在杭师大工作10余年来,他每天都要在校园走个来回,仔细检查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等的每一处细节,一天爬上爬下的距离超过14公里,日均2万步也成为他的日常。
2021年完成12个招标项目及560个维修项目,2022完成8个招标项目及610个维修项目,在他的工作记录本上清晰的记录着每项工作的进度节点。说到未来,他更加坚定:“我们计划着改造‘硬工程’‘软文化’项目150多项,每年平均运维600多项。”
“校园环境很美,特别有书香气。”每每收获师生校友访客点赞,郑华福心里都有说不出的自豪。2011年郑华福到杭师大工作时,正逢位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仓前校区1期工程建设。从规划图纸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特别是将“水乡学埠”“湿地书院”的地域文化意向融入到校区设计理念,中心区块6幢高楼整合琢玉成器的教育理念,正南门“中心区域以潭水为底、东西两侧以玉琮为器”的形象出现在郑华福眼前时,他不由得感慨“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