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高考信息

【今日师大人】“我是一个勤勉,但绝非‘高产’的学者”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时间:2024-01-29 21:32:21

去年,我校人文学院单晓溪(笔名:单小曦)教授收获颇丰:获颁“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评市劳动模范,入选学校首批“博雅学者特聘岗人才计划”,并被聘为二级教授。“是荣誉,更是责任。”单小曦感慨道。

1


“我是一个勤勉,但绝非‘高产’的学者”

作为国内文艺理论领域知名学者、媒介文艺学研究首倡者和领军人物,单小曦自称他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学者。“文在精,不在多。”他坦言,去年5月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存在即媒介——海德格尔的媒介存在论及其诗学效应》,其中前期理论基础——媒介存在论,他已经思考研究十年之久。“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只有形成完备的逻辑闭环,我才敢下笔。”他回忆每次产出学术成果后,就会发现自己“空”了,然后重新积累又需要好一段时间。提及专著,深耕媒介文艺学二十余年的单小曦笑称,“真正能代表个人水平的,迄今为止仅三部:《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新媒介文艺生产论》以及《现代传媒语境中的存在方式》。”2020年底,他的专著《新媒介文艺生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经出版,便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被公认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新媒介文论建构不可多得的力作,在理论的原创性、突破性与建构性方面均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有力推动了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2021年获评“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在媒介文艺学研究“打井”二十余年的单小曦,拥有十分自律的生活习惯,他有一份多年来的作息时间表:如果当天没有教学任务,则清晨6点起床阅读至7点,用早餐后随即投入写作至上午11点半,此后午餐午休,通常下午2点继续投入工作,直至傍晚,而晚上时间主要用来处理杂事和休闲。“如果当天要给学生们上课,我会提早到凌晨5点起床,保证一定时常的阅读时间后再到学校上课。”单小曦直言,“我善于晨读,用读书唤醒一天,是件非常让人愉悦的事儿。”

3


“我希望把科研成果融入课堂”

在“70后”“印刷人”单小曦看来,他是用跨领域、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时而有效地回应了东西方从“书写-印刷文化”向“电子-数字文化”转型时期文艺发展现实和理论迭代的时代需要。据他介绍,媒介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仍然是文艺现象,但它更关注媒介影响下的文艺现象,特别是数字新媒介时代的已经不同于印刷文化时代的文艺现象。单小曦笑着解释:“如果用当前文艺学学科已经形成的一套固定的思维方式、文学观念、认知方式去理解新媒介文艺,等于在用旧范式、旧标准来丈量新的文艺范式,那必然会武断地得出网络文学等各种新媒介文艺现象是垃圾、不是文学艺术、不值得进行专业化研究的结论。”


于是,近年来,他探索建构一种读者、作者、编者、学者“四方主体合作式批评”的新的文艺批评范式,并视其为“具有‘金字塔形合作式话语生产’和‘环形合作式话语生产’两种具体操作形式”。50多万字浙江网络文学研究著作《网络文学的合作式批评(浙江篇)》就是他带领新媒介文艺研究团队,多次走访调研多位浙江网络文学知名作家,以“教研结合”与“合作式批评”方式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被视为目前浙江网络文学研究领域规模最大、相对权威的著作。“这是一部不算完美但也自有韵味的‘果实’,它是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共同耕耘的成果。”单小曦语气中无不自豪,“我们师生还共同完成了一本《入圈——网络文学名作细评》,它是以‘合作式批评’为范式,以全国网络文学名作为研究对象的细评。书中我们对每一部作品细评均达4万字,并创造性地使用了撰稿人和定稿人结合的写作模式。今年我们还打算再出一部。”

师生合影(左3为单小曦)


“我希望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全过程。几年以前,我就开始尝试在本科生课程《网络文学研讨》和《新媒介与批评》中渗透‘合作式批评’的理念和实践方式。”单小曦告诉记者,课程伊始,他会引领学生“入门”:教学生理解新媒介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范式,接着学生们会分组,由他以及新媒介文艺研究团队青年教师一同带领小组成员研讨一部作品或新媒介文艺典型现象,并在每次课程中详细阐发研究进展。在汉语言文学(师范)2021级本科生黄乐乐的印象里,“单老师会很认真、很耐心地倾听我们的想法,即便这些想法很稚嫩或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单老师也会用非常和缓的语气,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回复,并把枯涩的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而对于研究生教学,单老师则非常注重学生理论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人文学院刘欣副教授这样回忆他的一次听课经历:“单老师是带学生一句一句地读理论著作,几乎每一句都要停下来讲解、讨论,三节课的时间一直如此。”

课堂上笑容满面的单小曦,在带研究生做学问上毫不含糊。“你最近一周读了哪些书,有什么收获?论文撰写进度如何?”这是每三周一次的研究生组会上,单小曦对研究生的必问问题。“不许蒙混过关、不能有失学术规范,每次组会前,单老师都会强调再强调。老实说,在组会上发言很紧张、有压力。”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23届学生汪云鹤告诉记者,“在单老师眼里,‘学品’即‘人品’。最重要的是,单老师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他能看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优点,也包容我们的局限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