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师大人】施旭:引领话语研究新潮流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时间:2024-01-27 19:02:46
近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我校外国语学院施旭教授寄出一部国际新作:《文化话语研究手册》样稿。“全球30多位该领域专家学者的洞见都汇集于此。”施旭笑称,“这就好比内科医生必备的《内科手册》。”
外国语学院施旭教授
作为首创并构建“文化话语研究”和“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著名国际话语研究专家,去年,施旭的专著《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随即引发学界关注。随着该书首版俄文版、日文版的相继问世,以及他的大量英文论著,他的话语研究范式走进世界学界,成为“中华学术全球传播”的典范。
建构一种突破西方藩篱的话语体系
做文化话语研究,施旭说自己恰逢其时。上世纪90年代,施旭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语言学家、话语语言学的开山力士——范代克(Van Dijk),并以跨学科的方法论探索话语科学,科研成绩不俗。在博士研究后期,他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突破固有研究范式——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探寻不同文化传统的学术空间和张力。此后近10年国外大学任教的经历,更让他深感“国际主流学界对于中国问题有一套特殊的解读定势,以致中国学界囿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据施旭介绍,这种源于西学传统、回应西学旨趣的,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立并活跃至今的话语分析,因其对语言构建现实、语言施展权力的发掘与批判,而引起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的关注,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可它不仅是一种西方的学术体系,还是一种排他性的霸权话语体系。”他进而解释,“我要建构一种突破西方藩篱、继承东方智慧、关怀本土现实需求、追求文化创新的研究范式。”
在施旭看来,“话语”是特定族群以语言使用为特征的社交实践,而文化渗透和贯穿于话语,研究话语即是研究文化。“比如我们中国人说话讲究的是‘声东击西’‘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
施旭教授分享研究成果
“做学问,要从国家需要出发”
“我把一天中精力最旺盛、最好的时间都用于做科研了。”施旭说。2004年,他离开英国奥斯特大学副教授(Reader)教职回国,开始夜以继日地投入科研工作:从文化、历史和话语视角,考察人权事业、国际贸易、城市发展、国家安全、人工智能发展等多个领域的具体话语实践,在近百篇国内国际论文中提供增进世界和平、消解国际冲突的话语策略,并率先提出中国话语理论和研究模式;连续主办八届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引领话语研究新潮流。尤其是在2006年,他创立并主编国际期刊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2015年被ESCI收录),成为中国大陆首位人文社科国际期刊主编。
在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殷企平眼中,施旭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有家国情怀的杰出学者。“为了消解西方话语霸权,决心建立一个能在学理有文化创新的话语体系,并且认为从事这项学术工作的最好地方是中国,于是他毅然地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待遇,回到了祖国。”殷企平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对我而言,治学是人生价值的持续提升;做学问,要从国家需要出发。”已连续3年入选外国语言文学方向的高被引学者榜单的施旭常常感慨,“是志趣,也是责任。”
施旭在指导研究生、青年教师
施旭(左一)在同研究生排练合唱曲《喀秋莎》
而在学生眼里,施旭既是老师,也是贴心的朋友。“施老师时常告诉我们,科研以兴趣始,以毅力终,从无坦途。做科研一定要夯实基础,不能为追逐热点而跟风,不能鹦鹉学舌照搬西方学术研究范式。”据外国语学院话语与传播专业2023届硕士研究生冯如意回忆,施旭会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研究兴趣,在抛出研究选题的大方向后,和学生反复商榷课题内容。“只要学生感兴趣、有潜力的领域,我都支持他们去探索。”施旭说,应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规划、兴趣,选择科研方向和工作去向。
有意思的是,生活中,施旭很喜欢向学生讨教。“我的学生正在教我俄语。”施旭笑着告诉记者,和学生一起成长,是我教学科研工作中最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