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什么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2 11:15:42
一、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什么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它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类型。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3、考试目的:合格性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可以称为“强化基础”。选择性考试的目的则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可以称为“突出个性”。
4、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性考试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共计3门科目。
5、考试范围:合格性考试科目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要求。选择性考试科目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的综合要求。
6、考试时间:合格性考试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中阶段相应课程教学任务结束时进行,首次考试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末进行,高三上学期末完成。成绩不合格的应届生在校期间可参加补考。选择性考试自2025年起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紧随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进行。
7、成绩呈现方式: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呈现。合格考成绩长期有效。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选择考成绩当年有效。
二、什么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简称“普通高中学考”或“高考补考”)是针对未能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设立的一项统一考试,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申请普通高校本科录取的重要考试之一。主要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考生需在三个科目中分别达到一定的成绩要求,才可以通过考试。
2、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考试相比,普通高中学考的考试难度和标准略低,是为那些未曾考过高考或者没能通过高考的人提供补考机会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学考的成绩在部分高校中可以作为考生报考的重要依据,但在其他高校的录取系统中,学考的成绩则仅作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参考评价。
3、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高中学考考试的具体政策、时间安排、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等因各省份/市场考试机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考生在报考前应认真阅读当地的招生考试政策和要求,并遵守相关的考试规定和流程。另外,在备考时要注重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练习,加强备考计划和方法的规划,逐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才能有更好的考试成绩和录取机会。
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哪些内容
1、学生学业水平记录内容有:学习情况,包括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积极,使用学习的方法是否得当、有利,取得的学习成绩是否全面、均衡,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精神饱满、主动认真。学业水平,包括在小学所学的各科课程的成绩(得分)情况。
2、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部合格,是学生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有不合格科目而未能获得学业成绩合格证的学生,离校后允许参加两次考试(两年内),成绩合格发给学业成绩合格证;学校可核发其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签发时间应为全部科目最后合格年度。
3、设语文、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技术素养6科,高二下学期开考,远离偏题怪题,95%考生可获C级以上成绩。
4、新方案的最大变化就是首次把"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怎么考,无疑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四、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学业水平测试、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根据高中学生修习的要求设置。鉴于语文、数学、外语另外组织考试,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等列入综合素质评价,这些学科不再列入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设置坚持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即有共同必修的科目,也有个人选修的科目。为减少测试科目与测试次数,选修科目测试的内容包括该学科的必修内容。
1.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有10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2.学业水平测试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5门,选修科目2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两门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2门选修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修科目。
3.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7门均为必修科目。
五、学业水平考试是高考吗
1、高中学业等级水平考试不是高考。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称为高中会考,也叫小高考,是鉴定普通高中生学科学习质量的考试,由各省市制定相关的政策,要求不一样,其中有九科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其他的科目要求是全省统一。
3、为了淡化分数,成绩分为ABCD,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外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十门学科,其中技术中的信息技术为必考科目,部分省市还考通用技术。
4、考试分为书面考试和操作考试两种方式(部分省份只有书面闭卷考试,无实验操作),书面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操作考试的科目为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
5、其中书面考试科目,按照ABCD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操作考试,按照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进行评定(部分省份也是按照ABCD划分的),所有的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都由学校记入学籍档案,并且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放在一起。
6、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招生有什么关系?
7、学业水平考试每年组织两次,学生应在必修课程基本结束时参加第一次考试。会考成绩不通过,无法参加等级性考试,根据各省市规定,学生参加等级考试所选的科目的会考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不得选择不合格的科目作为等级考试科目,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一点。
8、学业水平考试也可以说是一次“小高考”,考的是每科的基础知识,是对高一高二的学业的总结,间接显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着高考,是参加高考的第一道门槛。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拿到高中毕业证,这里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二点。
9、会考考试成绩是学生高中毕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和春季高考录取的主要依据,水平考试成绩会记入综合素质评价里面,是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与其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并随电子档案提供给招生院校,在投档分数线以上。
10、招生院校对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行全面考核会择优录取,最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的特殊招生,在高校特殊招生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多数院校需要考生计算的一个材料。
11、也是院校初审的评判标准之一,对于准备报考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的考生,尤为重要。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什么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